蘋果案庭審筆記|張劍虹作供整合 黎智英是個不能說不的老闆?

(編按:已被還押逾 1100 日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三間《蘋果日報》關聯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等罪,案件去年 12 月 18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預計為期80日的審訊。今年 1月 17日,辯方開始盤問第一位證人張劍虹,獨立記者李雨夢,記錄了張劍虹的12日作供詳情。

張劍虹在作供提到,2014年,佔領運動,《蘋果日報》編採走向了「反政府、對抗中央」的方向。他認同黎智英是個「不能說不的老闆」。張劍虹又指,國安法生效前兩個月,黎智英推出英文版《蘋果日報》,希望成為《蘋果日報》和美國政治的槓杆,保護到《蘋果日報》。他又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相信嘉賓是由黎智英負責邀請,《蘋果日報》沒有參與。《蘋果》在2020年11月,經歷第一次大搜捕後,黎智英曾說:「以我做了生意幾十年的經驗、直覺,他們(中共)這樣搞我,我一定去到盡,我不能退。」)

特約記者:李雨夢

蘋果案庭審筆記|張劍虹作供整合 黎智英是個不能說不的老闆?
蘋果案庭審筆記|張劍虹作供整合 黎智英是個不能說不的老闆?

相信言論自由

審訊來到第18天,辯方開始盤問第一位證人張劍虹。

「張先生,我留意到你在開始時候的證詞,你和黎先生都相信上帝,對嗎?可以說你們有同樣的信仰?」代表黎智英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正式展開盤問。

認罪被告、控方從犯證人張劍虹回答:「我是基督教徒,據我所知,黎生是天主教徒。」

此時,法官李運騰把辯方律師的問題修正,「你和黎先生都相信上帝。」

「對。」張劍虹回答。

彭耀鴻接續問道,「除了宗教外,你亦都相信民主。」

「是。」

「你同樣相信言論自由。」

「是。」

「你相信新聞自由。」

「是。」

「你並不同意極權(tyranny)。」

「是。」

「你反對極權。」

「是。」

「你認同傳媒是第四權去監察政府。」

「同意。」

「這些價值是你與黎先生都共同相信的?」

「是。」

「那些在《蘋果日報》工作的記者、編輯,是否都相信同樣的價值?」

「我不敢肯定,因為《蘋果日報》記者跟編輯團隊都很大,很多都是為了來打份工,那他們知道黎生有這個價值觀,都一定會配合,因為都是他們的工作,但他是否真的有這個信念,我本人不敢代他答。」

在法庭上,認罪被告、控方從犯證人張劍虹回答:「我是基督教徒,據我所知,黎生是天主教徒。」
在法庭上,認罪被告、控方從犯證人張劍虹回答:「我是基督教徒,據我所知,黎生是天主教徒。」

不肯定楊清奇的價值觀

在辯方律師進一步提問之下,張劍虹表示相信陳沛敏、羅偉光、馮偉光都同樣相信以上提及的價值觀,但並不肯定楊清奇。

首名出庭的控方證人

被稱為「蘋果案」或「黎智英案」的國安法案件,原訂於2022年9月開審,經兩度押後,最終於2023年12月18日正式開審。

這是首宗《港區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的審訊,案件由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日報》關聯公司(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涉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等罪。

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為期80日的審訊,審訊期間,連日來法庭外都有大批警力高度戒備,包括出動警犬、反恐特勤隊、裝甲車「劍齒虎」…在法庭的建築物內,亦有軍裝警員把守。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等三間公司,被指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三罪,案件在2023年 12 月 18日開審,大批警員在法院布防,警方派出裝甲車在法院外戒備,檢查進入法院的車輛車底,有反恐特勤隊在法院外持槍戒備、也有搜查犬在場巡邏。(攝影:梁文熙)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等三間公司,被指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三罪,案件在2023年 12 月 18日開審,大批警員在法院布防,警方派出裝甲車在法院外戒備,檢查進入法院的車輛車底,有反恐特勤隊在法院外持槍戒備、也有搜查犬在場巡邏。(攝影:梁文熙)

當法庭書記讀出控罪之後,黎智英高聲表示:「Not guilty」。

幾乎每日的審訊,黎智英的太太和子女都會輪流坐在家屬席上旁聽,黎出庭後會向家人揮手打招呼,展露笑容,也多次跟女兒飛吻。

「蘋果案」中,其餘6名涉案前高層,包括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馮偉光、楊清奇,在還押逾一年半後,於2022年11月承認控罪。張劍虹、陳沛敏、楊清奇會以「從犯證人」身份出庭作供。在未開始審訊的情況下,包括黎智英在內,各人至今已還押兩年半至三年不等。

根據控方的開案陳詞,黎智英被形容為「激進政治人物(radical political figure)」,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利用傳媒作為平台,與《蘋果》高層及攬抄團隊串謀煽動仇恨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勾結外國勢力。三名從犯證人及前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將會出庭作供,以證明黎為本案的「主腦」。

人稱「沙膽虹」的張劍虹,財經記者出身,在傳媒界打滾了30多年,在首日作供中,他回顧在壹傳媒集團的工作歷程。
人稱「沙膽虹」的張劍虹,財經記者出身,在傳媒界打滾了30多年,在首日作供中,他回顧在壹傳媒集團的工作歷程。

由《壹週刊》財經組至壹傳媒行政總裁

首名出庭作庭的控方證人,是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

張劍虹作供歷時接近兩周,首日出庭,他身穿藍色西裝、格仔恤衫,及後日子氣溫急降,連日來他都身穿深藍色的羽絨外套,坐在證人席上以中文作供。黎智英則在犯人欄戴上耳機,聽取張劍虹作供,期間會抄寫筆記,有時則會閉上雙眼、雙手交疊胸前聽取供詞。

人稱「沙膽虹」的張劍虹,財經記者出身,在傳媒界打滾了30多年,在首日作供中,他回顧在壹傳媒集團的工作歷程,於1991 年加入《壹週刊》財經組的張,1994年已升至總編輯一職,並於2000年起到台灣協助發展《壹週刊》,期間與黎智英緊密合作,2005年決定離開。五年後的2010年,在黎邀請下,張劍虹重新加入壹傳媒,先後擔任《蘋果日報》總編輯、副社長、社長等高層職位,並於2018年升為壹傳媒行政總裁。

辯方律師在盤問期間,指出張劍虹過去曾涉及兩宗藐視法庭案件。翻查資料,其中一宗是在其任《蘋果日報》總編輯期間,在「大角咀肢解父母案」進入了司法程序之後,《蘋果日報》及《爽報》派出記者探監訪問被控謀殺的幼子周凱亮;另一宗則是他在擔任《壹週刊》總編輯期間,刊登了一宗誹謗案件所涉及的律師費,當時被指或會導致審訊不公。

因為新聞報導而惹上官非,對他來說並非第一次,但規模卻從藐視法庭上升去到發佈煽動刊物、國家安全的層面。張劍虹第一次因國安法被捕,是2020年8月10日,第二次被捕是在2021年6月17日,翌日被控一項「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2021年6月19日被帶到裁判法院首次提堂。

辯方律師在庭上披露,張劍虹於2021年11月5日的保釋申請被拒,到了11月11日有一名黎姓警長到荔枝角收押所送達判辭給予張,並且逗留了一段長時間。到了翌日,該名警長聯同偵緝警員8315再次前往探訪張,「根據我們被告知,11月12日當天,你說你有事情想透露,希望成為控方證人。」

張劍虹回答:「是」。

在辯方盤問下,張劍虹否認黎姓警長有游說他為控方作供,「是我自己看完判辭,自己開始去思考,想把事實說出來。」

張劍虹:2014年佔中運動是《蘋果》的分水嶺

張劍虹:「黎生都很投入這個佔中運動,我覺得這件事是一個分水嶺。」

1995年,《蘋果日報》創刊,是「九七」前兩年,創刊社論以《我們屬於香港》為題,裡面寫道:「尚有兩年香港的政權便要移交了,在這個時候辦報,不怕九七後情況有變嗎?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我們更不願意被悲觀所蒙蔽。」

張劍虹在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提問後表示,在2014年之前,《蘋果日報》在公眾的形象中偏向「狗仔隊」和娛樂方面,自佔領運動發生之後,黎智英開始積極參與編採政策,而報紙的編採亦走向了「反政府、對抗中央」的方向,「黎生都很投入這個佔中運動,我覺得這件事是一個分水嶺。」

去到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以至到2021年停運前的編採方向,張供稱指黎智英認為修訂《逃犯條例》會侵害香港的民主自由和人權,亦擔心通過了修例之後,「傳媒都無得做。」故希望透過《蘋果日報》呼籲市民上街示威及抗爭,另一方面,亦希望能夠呼籲西方的民主國家去關注修例事件。

張劍虹在作供期間,有時會稱呼黎智英為「黎先生」,有時稱他為「黎生」,有時則稱「黎智英先生」。

聞及與佔中有關的供詞時,黎智英多次掏出眼鏡及紙筆,低頭抄寫筆記。

就着《蘋果日報》於2014年後才趨向「反政府、對抗中央」,辯方盤問時指並非如張所說,而《蘋果日報》早於2014年已有強烈的政治立場,並且在法庭上展示多份2014年前的報章頭版。

當中包括:
1997年6月4日:〈七千人大遊行促平反六四 新華社前有人抬棺請願與警衝突〉
1999年6月5日:〈六四慘案難忘 十年記憶猶新〉
2004年7月1日:〈民主路是人走出來的 維園見〉
2005年12月4日:〈為了下一代的明天 今天上街〉
2012年7月1日:〈捍衛香港人的尊嚴 今日上街〉

《蘋果日報》的報章頭版。
《蘋果日報》的報章頭版。

指 2014年前,以娛樂和狗仔隊見稱

辯方以此證明多年來《蘋果日報》都有鼓勵讀者上街爭取民主及表達意見,並非2014年之後才出現張劍虹口中的轉變。

張劍虹表示,他並不同意這一個說法。

「我不同意這個講法,因為2014年之前,每一年64同71,《蘋果》都會做大這兩件事,64燭光以及71遊行,但是其他方面,整體《蘋果日報》公眾形象方面,都是以娛樂和狗仔隊見稱。」

張劍虹續指,2014年的時候,他仍然是《蘋果日報》的總編輯,在這個職位裡面,他感受到很大的變化,「那時候不單單是報紙登一頁叫人上街、爭取普選那麼簡單,而係一個整整半年,很大的campaign。」

當被問及是什麼campaign的時候,他憶述那是由黎智英所策動,宣傳當年6月22的公投(民間就普選方案進行全民投票),「最初是指示我去租一些大廈外場的廣告,宣傳叫人去公投,到後來中央出了一國兩制白皮書,黎生是反對這個白皮書,他那時是想安排一些貨車、大量貨車去做一些行為藝術裝置,在全港周圍行。」

此外,張引述當時黎亦用由《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改編的中文版本《問誰未發聲》,「指示《蘋果日報》平台周圍找人去唱,黎生亦都有唱。」去到後來,黎智英亦有參與佔中運動,「他在那裡坐到最後一天,然後被警方帶走。」

2014年12月11日,警方於金鐘佔領區清場,多位知名人士留守現場被拘捕,其中一個是黎智英。

2014年佔領運動,多位知名人士留守現場被拘捕,其中一個是黎智英。
2014年佔領運動,多位知名人士留守現場被拘捕,其中一個是黎智英。

飯盒會、不能說不的老闆、編採自主

張劍虹續稱,「所以我覺得2014《蘋果日報》轉變大是因為這樣,不是好像每一年六四、七一那樣叫人去燭光悼念、遊行。」

作供期間,張劍虹大部分時間都是望向主控官,沒有望向犯人欄。黎智英會望向張劍虹,偶然也會望向公眾席。

控方提到,「飯盒會」是黎智英下達編採指示的會議,張劍虹作供時提及,黎智英會定期召開「飯盒會」,每周會輪流跟不同部門主管見面,包括《蘋果》、《飲食男女》、《壹週刊》及廣告部,黎會經常在會議中會給予編採指示。

據辯方展示黎智英與張劍虹之間的Whatsapp對話顯示,首個飯盒會於2018年10月18日舉行。

關於飯盒會的內容及形式,張劍虹指會議之前,同事會先在聊天群組裡提出問題及想法,黎則會在會議上解答。飯盒會進行的時候,首半個小時會一起吃飯,「黎生會講些話,可能會討論時局,或者他有一些想法。」之後會由參與同事表達遇到的一些問題,由黎去作出解答,「黎生亦都不一定會全跟同事的問題去解答,他隨時都可以提出一些idea跟指示給予同事。」

2019年7月黎智英訪美,當時曾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及時任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會面,張形容黎在會見美國官員後「有啲 high」,張劍虹又供稱,在會見美國官員之後,黎在飯盒會上多談了有關制裁的內容,認為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真的做事,不是只在講。」

據張劍虹的供詞,由黎智英直接下達的編採指令,包括:將陳方安生會見彭斯的報導「做到最大效果」、指示張劍虹訪問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刊登前港督彭定康對《逃犯條例》的看法、指示國際組不要報導針對特朗普的新聞等。當辯方指出包括張劍虹在內的高層與黎智英都有相同的價值觀時,張劍虹直言不同意黎智英沒有下達編採指示,「即使有價值觀,不代表黎生沒有給予指示,黎生是絕對有給予指示。黎生的編採指示不單只是一個value。」

2019年維園六四燭光集會
2019年維園六四燭光集會

反修例運動谷上街

張劍虹續稱,在反修例運動期間,黎智英的編採指示是「要催谷人上街,去示威,給政府壓力,要它撤銷這條條例。這個已經不純粹是自由、民主或言論自由的問題,是要整個報紙的方向應該要怎樣做。」

辯方律師續問,如果不同意的話,可以不跟隨黎的指示,張回答指:「並不可以。」隨後辯方律師展示一份《蘋果日報編輯室約章》,張劍虹同意約章裡提到的編輯自主權,但不同意員工可以「向老闆說不」。

辯方律師繼續追問,那麼張是否形容黎智英是一個「不能說不的老闆」,張對此表示認同。

就着編採決定的情況,法官李運騰亦曾經在控方問及《蘋果》英文版的編採指示時,向張劍虹詢問確認,張的說法是否每個編採決定都需要問取黎智英的意見,但為什麼編採決定不是由出版人(Publisher)去作出?

張劍虹這樣回答:「以我自己的理解,其實很多傳媒報刊,每一個傳媒都會有它的方向、editorial policy,很多時候都是owner自己有一個個人style、立場,除非那個owner很放手,或者股權是透過一些基金去持有,他完全不去處理他的業務。」

張劍虹續稱,在反修例運動期間,黎智英的編採指示是「要催谷人上街,去示威,給政府壓力,要它撤銷這條條例。
張劍虹續稱,在反修例運動期間,黎智英的編採指示是「要催谷人上街,去示威,給政府壓力,要它撤銷這條條例。

《蘋果日報》英文版、Live Chat with Jimmy Lai

2020年5月,在國安法生效前兩個月,《蘋果日報》推出了英文版。

張劍虹供稱,當初成立英文版時,黎智英曾說要「走向美國,希望成為《蘋果日報》和美國政治的槓杆,希望美國那邊可以出手做一些行動,可以幫到香港跟保護到《蘋果日報》。」

創立英文版,是來自《蘋果日報》專欄作家馮睎乾的提議。

庭上顯示,2020年5月10日,黎智英開設了一個名為「English News」的群組,並且發出訊息:「劍虹,今日馮睎乾提議出英譯新聞電子版諗得過,反正現在翻譯網站翻譯成本低而快。」

控方問到,有什麼文章會被揀選的時候,張劍虹指黎智英表明英文版內容不需要平衡報導,「不需要balance view」,而揀選的寫手亦要立場「偏黃」,「只需要一些《蘋果日報》的觀點和支持香港的觀點。黎生亦有講,現在這個情況下,新冠病毒後,反中情緒是美國人目前最需要。」

張劍虹又透露,當時黎智英希望能夠邀請到一些美國政要訂閱《蘋果日報》英文版,覺得這樣能夠為《蘋果日報》提供最大的政治保護,當中包括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時任國務卿蓬佩奧,但最終並不成功,「因為他們是政要,他們的付款記錄不可以留在我們網站。」

李運騰問到,英文版的新聞對於中國的報導是否只有負面角度,而沒有正面角度時,張劍虹表示同意,並指英文版較中文版「極端很多,英文版我們會揀選一些新聞去譯,就會揀更加極端、負面的題材去譯。」

被問及英文版希望傳遞什麼信息給予外國讀者的時候,張劍虹指黎智英希望外國覺得中國及共產黨政府有很多問題,「即是黎生覺得共產黨打壓人權、隱暪、沒有誠信,所以他是在塑造中國共產黨這個形象給予外國的讀者。」

張劍虹憶述,在英文版成立之後,黎智英指示他去邀請馮偉光負責英文版,馮偉光後來擔任英文版的執行總編輯。

強劍虹在 1991 年加入《壹週刊》財經組的張,1994年已升至總編輯一職。
強劍虹在 1991 年加入《壹週刊》財經組的張,1994年已升至總編輯一職。

同年6月30日,國安法生效當天,前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在群組裡面發出一則信息:「老闆,張生,各位,老闆計劃做的 twitter live,目的是和外國讀者互動,打國際線,我建議以下做法……」張劍虹確認,裡面所指的twitter live,是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前身,節目會找來外國知名人士對談,談論香港在國安法生效之後的局勢,「希望外國關注香港的形勢,即提供援助。」

「黎先生覺得這些 live chat很有用,可以跟有影響力的外國人談論到香港局勢的事。」張劍虹繼續供稱,相信嘉賓是由黎智英負責邀請,《蘋果日報》沒有參與。控方在庭上播放了兩條節目片段,其中一段內容是黎與美國外交官 Raymond Burghardt 、《壹傳媒》前非執董 Mark Clifford的訪談。

就着節目的嘉賓名單,據控方展示Whatsapp群組的對話,當中包括了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 Raymond Burghardt、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 Paul Wolfowitz、前港督彭定康。惟其中一個擬邀請的嘉賓為美國退休將軍Jack Keane,張劍虹稱有向黎表達過「這個時間點請退休將軍,會否太敏感?」當時為2020年11月,正值《蘋果》經歷第一次大搜捕之後。

張劍虹引述當時黎智英的回應,「以我做了生意幾十年的經驗、直覺,他們(中共)這樣搞我,我一定去到盡,我不能退。」控方追問敏感的意思,張回答是「勾結外國勢力」。而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亦隨着黎智英於2020年12月2日到警署報到後被扣查、翌日被落案起訴欺詐,申請保釋被拒後而告一段落。

根據控方的開案陳詞,2020年12月1日,黎會英與《壹傳媒》前非執董 Mark Clifford 及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研究項目主任卜大年(Dan Blumenthal)進行訪談。這集內容,相信是黎智英被還押前的最後一集「Live Chat with Jimmy Lai」。

而這些節目訪談的影片,據張劍虹的供詞提及,在黎智英還押之後亦都一一被下架,「《蘋果日報》都盡量希望做到符合法例。」

蘋果日報大樓。
蘋果日報大樓。

(按:張劍虹前後作供11日半,在2月初審訊踏入第22日完成證供。他離開法庭前向法官鞠躬,未有望往黎智英方向,控方之後開始傳召前《蘋果》副社長陳沛敏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