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2024丨BMI正常也可能有隱性肥胖 專科醫生:腰圍超標成高危族!

世界肥胖日2024丨BMI正常也可能有隱性肥胖 專科醫生:腰圍超標成高危族!
世界肥胖日2024丨BMI正常也可能有隱性肥胖 專科醫生:腰圍超標成高危族!

每年3月4日也是世界肥胖日。根據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本港15至84歲人士之中,32.6%屬肥胖、22%超重、37.8%屬中央肥胖。不過,即使身形、體重正常,原來體內的脂肪率也有機會超標,成為「隱性肥胖」患者!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醫生強調:「肥胖不只是外觀的問題,更是有關健康的重要議題!」

BMI正常仍有機會隱性肥胖

黃醫生指,肥胖是指體脂的比率高於正常,男性及女性的理想體脂比率分別為低於25%及低於30%,但由於體脂比率較難量度,大眾會用體重質量指標(Body Mass Index,簡稱BMI)來介定肥胖。

體重指標 = 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體重指標 = 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至於隱性肥胖又應該如何介定?原來即使BMI正常,體脂仍有機會高於理想數值。黃醫生解釋:「人體內的脂肪不單止積聚在皮下,亦會積聚於腹腔腸道內臟周圍。腹內脂肪細胞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影響新陳代謝,導致肥胖相關的疾病。」例如常見的脂肪肝,就是因為脂肪積聚於肝內,有機會發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導致肝硬化等嚴重問題。

隱性肥胖難察覺 暗藏健康危機

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心腦血管病、睡眠窒息、脂肪肝等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大部分人不會陌生,身型肥胖的人士當然也會因而警惕。

隱性肥胖跟肥胖是同樣的問題,不過,隱性肥胖本身不易察覺,病人更會以為自己體重正常,因而忽略改善飲食以減低體脂,導致患上與肥胖相關的疾病。

亞洲人易患中央肥胖 腰圍過粗是體脂高警號

黃醫生分析,隱性肥胖的成因主要源自大眾對肥胖的了解不足。雖然西方體重標準為BMI低於25,但由於基因及身體結構不同,亞洲人的脂肪主要積聚在腹腔內臟周圍,即所謂的中央肥胖。

根據世衞指引,亞洲人的理想體重應該維持於BMI 23以下,黃醫生提醒我們:「男性腰圍應保持少於90厘米,女性少於80厘米。所以即使體重沒有過高,但有大肚腩的話,體脂比率仍屬偏高,也同樣要注意疾病風險!」

男性腰圍應保持小於90厘米,女性少於80厘米。
男性腰圍應保持少於90厘米,女性少於80厘米。

改善隱性肥胖

改善隱性肥胖與減肥的方法相若,同樣要改善飲食以及配合適當運動,減少有害的腹內脂肪積聚。

要找出隱性肥胖,病人可以用脂肪磅量度自己身高體重及脂肪比例,有需要的話也可以找醫生進行肝臟超聲波掃描,以及肝臟纖維化及彈性測試 (Liver Transient Elastography Fibroscan),了解自己脂肪肝的嚴重性。若開始出現中央肥胖及脂肪肝等問題,更應該進一步找醫生檢查是否有血脂、血壓、血糖等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醫生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