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shokz Aeropex 評測:競爭力已不再限於骨傳導這一個耳機類別

這款售價 1,298 人民幣的新品是當下最棒的運動耳機之一。

不知各位讀者是否跟筆者有同樣的感覺,那就是過去一兩年裡,(至少在中國)路上使用骨傳導耳機的人明顯變得比過去要多。而在這之中,出現的基本都是 Aftershokz 的產品。憑藉著 Trekz TitaniumBreez TitaniumTrekz Air 這幾款代表作積累下來的口碑,這個來自深圳的品牌愣是硬生生把原本小眾的骨傳導耳機市場給做大了起來。

在不久前舉辦的 MWC 上海和 CES Asia 期間,筆者看到了較前幾屆展會數量更多的骨傳導技術相關廠商。不過在耳機這一塊,目前仍是 Aftershokz 一家獨大,但即便如此他們似乎也沒有要「擠牙膏」的意思。今日發表的新一代旗艦 Aeropex,無論在設計、機能、續航力還是聽音感受上都有了升級。它在中國的售價是 1,298 人民幣,預計本月底在港台發售。筆者有幸提前拿到了評測機,體驗之後可以不誇張地說,這款新品的競爭力已經跨出了骨傳導的範疇,在當下能買到的運動耳機中它也是極具實力的佼佼者呢。

外觀及配戴感受

Aftershokz
Aftershokz


因為傳音時需要接觸到耳側骨頭的特性,骨傳導耳機在配戴時注定是要藉助耳孔以外的部分來固定。既然如此,裝置的重量就會對舒適度構成非常大的影響,而 Aftershokz 過去的幾款主力產品也都是一直持續在減重上做文章。拋開較早的「大包圍」式 Bluez、Sportz 不論(因為明顯太重了...),逐漸讓人們記住 Aftershokz 的 Trekz Titanium 和 Trekz Air 這兩款耳機,兩代間的重量差異是 36g 對 30g。而這次的 Aeropex 則是更進一步,區區 26g 的份量掛在耳朵上真的是接近輕若無物了。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一方面是因為電池被做小。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耳機的發聲 / 導聲部分變成了類似公司旗下另一款 MP3 耳機 Xtrainerz 那種樣式(中國價格是 1,198 人民幣,港台預計七月末發售),細長條的型態較 Trekz Air 會更加小巧輕薄。這兩個變化結合在原已很輕基礎上「再輕量化」的鈦絲機樑,就讓 Aeropex 配戴時的存在感變得很弱了。那對一款主打運動場景的耳機來說,存在感弱可是一個很大的優點啊。



另外得益於鈦合金的靈活、柔韌性,用戶即便是長時間配戴 Aeropex,也跟之前的 Trekz 耳機一樣,不會遇到兩側夾頭的困擾。如果是戴眼鏡的用戶,鏡腿和耳機依然可以和平共處。而在發聲 / 導聲模組「瘦身」之後,不聽歌時摘下耳機掛在脖子上的感覺,也會沒那麼勒變得比之前更舒服了。只是對於後掛式耳機一般都比較難克服的帽衫問題,Aeropex 也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在抬頭時耳機後半部分還是會比較容易被帽子碰到,但除此之外基本不會影響正常使用。

機能及續航時長

Aftershokz
Aftershokz


這次在 Aeropex 上,Aftershokz 將支援的藍牙標準提高到了 5.0 版本,進一步增強了裝置的連線穩定性和功耗控制力。前幾代產品上能同時與兩台不同裝置配對的特性也被繼承了過來,方便使用者根據不同聆聽需求快速切換。裝置的無線訊號收發範圍仍然是 10 米,在這個距離內基本不會出現斷線的情況。

Aeropex 也跟 Trekz Titanium 和 Air 一樣內建了雙降噪麥克風的配置,而且它此番還採用了矽麥克風技術,相較過去的產品理論上應該會有更好的動態範圍和消噪表現。實際使用下來,Aeropex 的通話效果確實有不小進步。兩頭基本都能聽得比較清楚,對方聽 Aeropex 這邊傳過去的聲音,也沒有之前那種稍有點偏悶的感覺了。

Aftershokz
Aftershokz


而在續航力的部分,Aftershokz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 8 個小時。如果以普通不算嘈雜的環境來測試,筆者在開 50% 音量足夠清楚聽東西的基礎上,的確可以獲得大致相當的累計使用時長。而在健身房這種雜音較多的場合,為了激起運動情緒筆者一般會將音量調至八九成甚至是滿格的狀態。這樣的前提下,Aeropex 前後加起來差不多總共能用超過 200 分鐘的時間,所以基本上每次運動前最好都是充一下電(充滿需時 105 分鐘)。

這樣的續航表現是優於上一代的 Air 的,考慮到電池實際上由 183mAh 降到了 145mAh,藍牙 5.0 提供的助力還是相當明顯。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 Aeropex 上廠方終於換掉了筆者過去就一直在擔心壽命(實際也的確有不少送修案例)的 micro-USB 充電口防水蓋,取而代之的是帶磁吸的金屬觸點式方案。

Aftershokz
Aftershokz


盡管以充電頭的普及性來說,這種專有設計會不如 micro-USB 那麼隨處可見(所以廠方直接隨盒給了兩條充電線)。但它能讓耳機更接近一體化,配合發聲 / 導聲部分的無孔式設計,得到的成果就是裝置的防塵防水等級,能由原先的 IP55 提升到 IP67。不光如此,這套新的充電方案還加入了液體殘留檢測功能。如果充電時觸點區域留有液體,旁邊的指示燈便會閃爍,耳機也會發出相應的警報。

操作及聽音體驗

Aftershokz
Aftershokz


Aeropex 依舊延續了 Aftershokz 耳機一貫的音量、開關鍵在右,多功能鍵在左的按鍵佈局。用法也跟過去一樣,可以根據各鍵按下的次數、時長不同,來實現播放控制、接聽電話、通報電量、切換 EQ 以及啟動語音助理等操作。對於新用戶來說,想要完全掌握會需要一點學習的時間。而筆者自己是用過幾代 Aftershokz 的產品了,過去的一年裡更是幾乎每天都戴著 Air 在運動。個人來說唯一沒習慣的就是多功能鍵,它的位置跟大小都有變化,尤其在鍛鍊時過往的肌肉記憶還挺容易讓人按一個空呢。

至於聽感方面,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因為傳導方式上的差別,用骨傳導「聽」到的聲音,跟用耳朵經過空氣傳導聽到的聲音,實際上是會有所不同的(錄音聽起來不像自己的道理就在這)。基於這一前提,拿骨傳導耳機跟傳統耳機比音質其實沒太大意義,筆者更在意的是 Aeropex 相較之前的 Air 究竟有沒有提升。

Aftershokz
Aftershokz


而實際的結果是可以讓人滿意的,原先筆者在聽音樂時對骨傳導耳機的期待,是希望其能勝任提供安全背景聲的任務。而 Aeropex 在改用了所謂的「Bone Conduction 30°」的技術之後,之前薄弱的低頻有了明顯增強,聲音的層次感也變得更加清晰。以大家熟悉的《想大聲說我愛你》這首歌為例,過去筆者在用 Trekz Air 聽它的時候,架子鼓的聲音多少是有點模糊在一起的。而透過 Aeropex 這部分的聲音會變得清楚很多,整首歌的聽感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

除此之外,這個「Bone Conduction 30°」也一併消除了許多人不喜歡的「按摩」效果(骨傳導耳機音量較大時,傳導部分會跟著聲音微頻震動)。Aeropex 只有在開到相當高音量時,耳旁才會出現很不明顯的一絲絲癢感。相比之下,過去的 Air 在超過一半音量後,震感就會越來越強了。至於骨傳導耳機避不開的漏音問題,老實講在傳導部分變成無孔設計之後,雖然仍沒法徹底根除,但 Aeropex 的表現已經要好過上代不少了。而且隨著傳導接觸面面積變得比原來更大,Aeropex 能達到的最高音量也比之前要再大一點,音質方面的改進估計也跟這脫不開關係吧。

結語

Aftershokz
Aftershokz


如開頭所說,Aeropex 的綜合表現之全面,已經足以令其跳出骨傳導的小圈子。即便是放眼整個運動耳機市場,它的實力也已能做到名列前茅。如果說三年前的 Trekz Titanium 終於讓人意識到骨傳導耳機並非噱頭的話,那這最新一代 Aeropex 的問世,應該可以視作這類產品競爭力蛻變的代表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