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公司 Deepblu 訪談,打造聯網時代的潛水生態圈

共享經濟、社交網路的興起,傳統的運動該如何與時併進。

繼上一次首次評測潛水電腦錶產品之後,居然發現我們的讀者群中也有對潛水感興趣的朋友。就在小編打算再接再厲尋找潛水相關的專題時,恰巧注意到來自台灣的新創公司 Deepblu,一家以「小米模式」自居的潛水相關 IoT 企業。他們首款產品是一支定價非常吸引的 COSMIQ 潛水電腦錶,配合在智慧型手機端的應用程式和分享功能,瞬間吸引得一群潛水新鮮人的青睞。潛水菜鳥的小編獲得了跟 Deepblu 創辦人 James Tsuei 訪談的機會,談及了潛水運動在這聯網年代的未來發展。

Deepblu


雖然是以潛水電腦錶 COSMIQ 打響名號,但在跟 James 的訪談後,卻發現他們跟很多現代的初創企業一樣,並不以硬體為主;最終的目標還是要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不過要踏出第一步,Deepblu 需要一個最快讓客戶接觸到他們生態的硬體產品−−潛水電腦錶。對於潛水員來說,即使他們不去買水下能用的相機,甚至是其他的潛水裝備,但要持續潛水這活動,潛水電腦錶是必不可少的裝備,有的更會選擇同時使用兩台電腦錶來以防萬一呢。

由於 Deepblu 並非依賴硬體來賺錢,所以這也很好解釋到為什麼他們的 COSMIQ 的定價會遠比市面上的產品要低。他們不需要顧慮賺錢,只要不虧錢就好了。同時 James 也有提到他們 Deepblu 的產品銷售模式也很不一樣,因為潛水裝備的銷售方式是依賴非常傳統的零售渠道,當中涉及多個不同的單位,包括經銷商、物流、零售商等,所以成本也自然會轉嫁消費者身上;不過 Deepblu 有自家的網店,可以免除中間重重的成本,消費者自然就能以更低的價錢買到品質和功能都相當於別家品牌的產品。James 更形容他們的銷售形式是跟「小米」學習,是以低定價來給予消費者有高品質的產品,所以不管大家對於小米產品有什麼想法也好,他們的營商模式的確成為了不少初創企業的靈感來源。

潛水電腦錶



目前 Deepblu 最新一款硬體產品是 COSMIQ+ 潛水電腦錶,有印象的話,它是在初代的 COSMIQ 推出後不足一個季度就推出。據 James 的說法,他們是聆聽到使用者的反饋,所以很快就帶來這個改良的版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功能修改成更適合技術潛水員使用,會獲得如此進階的族群所使用,也是他們推出時所沒有預料到。

日後再有功能更新的話,James 表示他們將可以透過 OTA 升級來讓現役產品變得更與時並進,這更是讓 Deepblu 產品有潛力變成優於其他對手的優勢。畢竟處於這個物聯網年代,任何東西都可以連接上互聯網路,所以做為新創企業更應該好好利用新科技和潮流,來讓產品更能滿足現下消費者的需要。

小編在談及 COSMIQ 的時候,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機會來追問下一代機器的消息,或是會否追加殘壓傳輸器配件、讓潛水員可在電腦錶上看到餘氣量。James 也非常直接地回答,他們的確有開發下一代潛水電腦錶的計劃,同時也有提到不時都有使用者提議要加入傳輸器功能的聲音,可是殘壓傳輸器相關的技術都因為技術獲專利權保護的關係,所以目前都未能加入。

雖說 COSMIQ 做為潛水電腦錶還有些改進空間,但做為現代的電子產品卻是已經領先對手不少,因為它有著專屬的手機應用程式。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都非常著重於在智慧型手機上進行操作的體驗。在對比傳統的潛水電腦產品都還停留在本機內設定的設計,COSMIQ 已經可以透過行動應用來調整設定,有著更簡單、直接的使用體驗。

另一個優勢就是使用者可以即時把潛水記錄透過藍牙匯入手機之中,既是讓他們可以在每一次下水之間的休息時間可以即時檢閱潛水表現(目前的潛水電腦大多都需要使用 USB 線來連接電腦同步資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記錄分享到社交平台上與其他潛水同好交流。

社群平台



有了硬體(COSMIQ)和軟體(行動應用),Deepblu 自然就能圍繞著這兩大渠道來打造自己的生態平台。因為這兩個元素的配合,就可以做到資訊即時化和優化,讓潛水員能更輕易地與外界分享自己的經歷。同時其他潛水員或對潛水運動有興趣的朋友,則可以透過 Deepblu 的平台互相交流。

當說到社交平台,最近有關 Facebook 的新聞都叫大眾更加關注個人隱私的問題。就這部分,James 表示 Deepblu 社群所收集的個人資料極其有限,也只是與潛水有關的東西。至於下廣告的部分,同樣道理,由於 Deepblu 收集的個資不多,所以並不會出現針對式廣告,而且會有的廣告內容也只會跟潛水相關的。

社群是一個平台最重要的元素,因為即使硬體、軟體都齊全,中間的溝通渠道也做好了,但沒有使用者青睞也是白費心機,所以 Deepblu 社群需要盡量多的潛水愛好者的加入才能繼續蓬勃發展。

據 James 的說法,他們發現潛水活動在歐美和亞洲地區的活躍人士都有頗大的分別。在歐美地區,潛水大多都是較年長的人士去玩,不單是成本較高,同時該地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衝浪等的其他「更帥氣」的水上活動。反觀亞洲的潛水族群卻是年輕人為主,因為他們(包括小編)都會把握外潛的機會來到外地旅遊。

目前 Deepblu 的社交平台是免費開放給任何對潛水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使用,潛水員會上載相片或影片,輔以潛水記錄(深度、時間)和地點,讓其他人在這些貼文上回應和讚好,有著交流互動的用途。目前 Deepblu 的社交部分跟 Twitter 比較相近,功能也非常簡單直觀。小編有追問 James 會否在這平台上加入 360 度內容或 VR 內容的可能,他表示目前仍抱著開放的態度。

Deepblu 雖說是有自家產品,專屬應用也可以同步資料並直接分享到社群,但這感覺不就太封閉嗎?所以 Deepblu 做為一個平台,也陸續引入支援多家廠商的潛水電腦錶的資料同步,但目前只有 Tusa、Scubapro 和 Shearwater 的部分機種,如果是其他潛水電腦則要手動輸入資料囉。就小編的角度來看,Deepblu 的新創公司身份,反倒讓潛水人士不會對他們有品牌成見,同時大家都應該樂見這個互相交流的平台能夠愈發壯大。

潛店合作



談到 Deepblu 的最新動向,更直接地說是他們的生財工具,那就是在集合一眾潛水愛好者之後,成為潛店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接觸的平台。James 以「潛水界的 Airbnb」來形容 Planet Deepblu 這款產品,因為他們讓潛店在這平台上架並銷售不同的潛水活動產品,當中包括船宿、渡假飯店、浮潛體驗等。不過對比 Airbnb 或 Uber 之類的共享經濟平台,Deepblu 所涉獵的界別對於社會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因為潛店本來就需要領證營業,而且教練和領隊都需要考取證照才可以。

James 解釋指,他們主要透過 3 個方式來加入潛店:主動邀請、獲同行介紹或毛遂自薦。最初加入 Planet Deepblu 的潛店都是在業界有名的,據 James 的說法,是他們 Deepblu 團隊挨家逐戶拜訪邀請加入;接著就是向潛水愛好者查詢有哪家潛店值得加入;最後就是毛遂自薦的潛店,但對於這些申請,Deepblu 也需要先經一些考核才能上架營業。

做為台灣新創企業


Deepblu

談到最後,James 也有分享在台灣開設新創企業的經歷,他表示在台灣是不乏人材,尤其是在科技業界。可惜的是新創企業在當地獲得的支援還有進步的空間,所以向外地求援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做為一家面向世界的公司,同時也是生於這全球化的年代,做事也不可能只著眼於一個地區。所以,Deepblu 也是個很好的例子來展示如何順應著潮流的動向,把傳統的活動變得能與時代接軌,從中也可以為自己開創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