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R III 登場:令人難懂的機身等級劃分

所以說 A7 III 呢?

就當大家還在想 Sony 是否有了 A9 就準備跳過 A7 III 時候,想不到 Sony 還真的先跳過了 A7 III 直接推出 A7R III,一台承襲了大多前代內在規格,但在連拍、對焦、電量(沒錯,就是兩倍電量的那顆 NP-FZ100)還有機身配置也都有獲得部分來自 A9 的性能加持,重點是價格總算停止了 Sony 相機產品不斷往上攀升的趨勢,保持在前代的 US$3,199(約 NT$99,500 / HK$24,700,11 月底海外上市),所以看來未來的本地售價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才是,不過相信更多人期待的是(理論上)更便宜的 A7 III 吧?往下閱讀 A7R III 的詳細介紹。

A7R III 承襲了前代 42.4MP 的全片幅感光元件規格,但更高速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器也讓影像處理更有效率,並且在連拍與對焦方面都有兩倍的增進 -- 連拍方面藉由電子快門的加持可以從原本的 5fps,增進到了啟動對焦與曝光下仍能有 10fps 的表現(連續 Live View 檢視的話為 8fps),可連拍最高 76 張壓縮的 RAW 檔。A7R III 的對焦點雖然維持在 399 的相位對焦點,但涵蓋範圍達到了 68%,對比對焦則是將原本的 25 點分割更細來到了 425 點。而根據原廠的說法是這次也有套用了 A9 的演算法,所以低光的對焦速度也有雙倍增進。並且也依然擁有 5 軸防手震的規格,可補償約 5.5 級。


既然是追求最高畫質的 R 系列,這次 Sony 為 A7R III 帶來了類似 Pentax 與 Olympus 那樣利用感光元件位移來取得更高細節的多影像合成模式,將會在拍攝過程中連拍 4 張並合成獲得細節與色彩都更棒的 42MP 照片。其餘規格部分,A7R III 的觀景窗解析度為 368 萬點;3 吋螢幕則是提供了觸控功能解析度為 144 萬點。動態規格部分除了依然可以拍攝 Super 35 全讀出的 4K 影片外,S-Log 3 則是也依然留存並支援 HDR 影片規格,感度範圍則為 ISO 50 ~ 102,400(原生感度為 ISO 100 ~ 32,000)。


再來聊聊最顯而易見的外在吧(看不出來嗎?)。A7R III 承襲了許多 A9 的機身操控配置,最明顯的是少了 A9 左肩上的連拍與測光模式轉盤,但包括雙記憶卡槽(其一支援 UHS-II)、小搖桿等按鈕配置則是都十分類似。被蓋子覆蓋的連接埠方面倒是有頗大的變化,A7R III 少了乙太網路埠的規格但加入了 USB-C(USB 3.1),有意思的是原本的 micro-USB 其實仍然有留著。機身重量部分,A7R III 介於 A9 與前代機身之間,含電池與記憶卡的重量為 657g,外在三圍則是非常接近 A9。


講起來,A7R III 就因為左肩上少了個轉盤還有對焦點沒有 639 點、93% 涵蓋率那樣瘋狂,否則在有這麼多承襲 A9 的改進之下,真的要當它是 A9R 好像也不見得不行?只是顯然如果 Sony 無反的機身真的再往上加價的話,好像又有點過頭,另一方面,以高解析度拍攝為主的族群,應該對運動性能的要求也沒高到那麼頂階。整體而言 A7R III 對專業人士的主要吸引力應該是在雙記憶卡與高續航電池這兩個原本 Alpha 的弱勢之處,至於對焦性能是否有強到值得升級,就還有待後續我們本地發表時再來試試了。

來源: DPReview

經由: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