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S8 / S8+ 評測:王者歸位

是否「真金不怕火煉」仍待時間驗證,但 S8 無庸置疑堪稱當今最佳旗艦機之一。

在沒有「意外」的前提下,三星上一世代機型 S7 與 S7 Edge 獲得的高評價,一路接續到了各方面都相當強悍的 Note 7(沒別的意思,如果沒有電池問題的話,它真的是部相當不錯的產品,但意外嘛...),應該一整路都始終能保持自己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無法撼動的強勢地位,結果因為種種的狀況,導致三星今年打頭陣的首款旗艦手機,必須背負著異常龐大的壓力,要能全力贖回品牌以及消費者的信心。所以我們就見到了上圖這兩部,必須超越去年 S7「穩中求勝」概念的新機 Galaxy S8 與 S8+ 的誕生

相對於前幾代 Galaxy 機型用 Edge 雙曲面螢幕贏得的消費者眼光,這次三星搭配用上了超高佔比的「無邊際螢幕」,讓 S8 一看過去很輕易地就能以這兩個特徵找到這部旗艦。而除了藏身在音量鈕下方的 AI 助理 Bixby 外,三星還帶來了可讓 S8 與 Note 系列比拼生產力的 DeX 行動工作站,透過簡單的連接實現手機秒變桌機的使用情境。從各種角度來看,都感覺得到三星這次不僅不想搞砸,而且是想更上層樓的強烈企圖。至於到底 S8 與 S8+ 是否真能給人滿意的表現,就請閱讀我們的完整評測報告深入了解吧。

Samsung Galaxy S8  Review
Samsung Galaxy S8 Review

%Vidible-58f5672a1de5a14185b89f3e%

硬體設計

S8 與 S8+ 的設計語言很好理解,但卻很難用相機拍出它的美。基本上它就是一支拿掉了筆、並且將手機與螢幕都變得更高、佔比變得超猛的 Note 7(謎之聲:額... 說好不提的)。手機側面採用平整融入邊框曲線的曲面螢幕玻璃,並且將中框改為亮面漆面覆蓋,讓整體手感獲得了更進一步提升。

在高螢幕占比 + 機身變長的變化下所得到的好處,是在與前代接近的寬度下可獲得更大(其實是高)的螢幕範圍。S8 與 S8+ 分別在保持差不多的尺寸的同時,都由前代的 5.1 吋與 5.5 吋 S-AMOLED 增大來到了 5.8 吋與 6.2 吋。原本一直以來在小尺寸螢幕上沒見到曲面螢幕,也加入了 S8(嚴格來講這次算大螢幕?),讓全系列產品都擁有這樣的規格。




這樣 18.5:9 高螢幕占比的規格 LG G6 也不是沒有提前端出來,不過透過前後曲面玻璃漂亮的收邊,說真的,S8 與 S8+ 真的是會讓人一拿 / 一看就上癮的手機。至於,更「高」的螢幕有什麼好處?小編直接拿 S8 與 S7 對照比較時,發現單從影片觀賞時的情境而言,S8 在看 16:9 影片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優勢。

圖、S7(上)與 S8(下)觀看影片對照(注意 YouTube 水印 XD)。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觀看這種 16:9 影片時,S8 的左右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黑邊。整體面積雖然有大一些,但跟 S7 沒有太大的差異。此時雖然原廠會主動跳出裁切至全螢幕的選項,但影片上下就會被切到了(點我看範例截圖,下方字幕都被裁到了啊)。加上 S8 還是沒有提供立體雙喇叭的規格,所以單就個人的感覺,是認為 S8 的觀賞影片體驗還是有改進之處。不過看更寬比例的影片爽度就會直線上升了就是了。

圖、S7(左)與 S8(右)輸入文字時顯示範圍比較。


不過,一旦放直,S8 的「視界」就跟 S7 拉開距離了 -- 雖然很想講「大大地」拉開距離,不過就我們的比較之下,由於底部始終還是得要放著系統按鈕海苔條的關係,所以以聊天功能來講,大概就是增高了一兩行字這樣的高度而已(當然,如果能讓系統進入沈浸模式就能更為拉大,但基本上鍵盤一彈出來就一定會有系統按鈕)。手感部分,因為手機主要只是變長了,所以兩者單手操控的手感都與前代接近。S8+ 基本上誤觸的機會已經很少了,改了曲面螢幕的 S8 更是好操控。



正面螢幕僅存的一點點上緣空間,三星塞進了顆具備自動對焦機能的 8MP 相機,一旁還有 Note 7 上首度推出的虹膜辨識器。虹膜辨識在大多有對到的情況下都相當迅速,甚至只睜單眼也可以進入桌面,也因此,小編在評測期間也漸漸忘記了背後的那個令人很擔心誤按主鏡頭的指紋辨識器。

這次 S8 在 Home 鍵的玻璃位置加入了類似 iPhone 的 3D Touch 感壓按鈕,只要手機在開機的狀態下,用力朝大概底部中央的那個位置用力按,即可喚醒螢幕。這裡如果有在選單裡開啟「以首頁按鈕解鎖」選項的話,是可以直接進入虹膜辨識的判讀狀態。至於那個這次新增的臉部辨識功能,坦白講,雖然很快速但安全性還是較差的,所以我們並不是太喜歡使用。


小編也發現,如果你有啟動 Always-on Display(簡稱:AOD)功能的話,是可以透過雙點輕觸底部的虛擬 Home 鍵點亮螢幕的。所以後來自己的用法大多是想要開啟螢幕看看通知,就用輕輕觸碰的雙擊喚醒;想要直接解鎖用手機的話就是用力按下虛擬 Home 鍵以虹膜解鎖手機。


另外,我們也用縮時攝影的方式確認了這個 Home 鍵,其實是會在一定時間稍稍改變位置的(上圖),所以當初有點擔心會烙印的問題,官方是有考量到的,理應不用太擔心會有太明顯的烙印問題。但畢竟 AOD 還是會長時間點亮相關元件,所以還要等真正長期使用才會知道是否會有狀況。至於為什麼雙擊 Home 鍵啟動相機的功能不能在這個虛擬按鈕上續存,反而要改成雙按電源鈕,這就不得而知了(其實可以的吧?)。


如果你是先前 Galaxy 手機的使用者的話,應該也很容易發現手機的左側音量鈕下方居然多了一顆按鈕。這顆按鈕,就是用來叫出三星新的 AI 助理 Bixby 的專屬功能按鈕。是說,其實在原本的設計之下,如果長按這顆按鈕的話是可以召喚語音功能的,不過因為這方面的功能在推出時臨時延遲,加上都還是採用英文語系為主,也因此實用性暫時來講應該還是稍低的。更多的功能介紹我們在後面幾段會獨立給各位專門的試用介紹,在此就先跳過一下。


底部的部分,即便改成了正反插都可以的 USB-C,三星也還是為一般耳機的使用者提供了 3.5mm 的耳機孔,並且在這樣開放式連接埠的狀態下依然提供了 IP68 的防水防塵規格(對現代的手機而言這算家常便飯了?)。這次的測試影片中,我們的美國同事還直接泡在酒裡面一飲而盡,所以基本上這樣的規格在一般的使用情境下絕對是沒有太多問題的,即便是下雨也可以盡情地使用 -- 反而是淋雨的你要小心著涼。

硬體規格部分,S8 系列在美國搭載的是 Qualcomm 新的 S835 處理器,台灣這邊則是三星自家的 Exynos 8895,撇除 6GB RAM 的皇帝版,我們測試的都是搭載了 4GB RAM 與 64GB ROM(可擴充記憶卡)的一般版本。然後三星同時在 S8 接納了新的 Bluetooth 5.0,帶來了可以雙連無線耳機的有趣使用方式。


來到令三星極度極度小心的電池的部分。S8 與 S8+ 分別搭載了 3,000mAh 與 3,500mAh 的不可更換電池,前者相對於去年的 S7 基本沒改變;後者則是小了 100mAh,由此可見他們的確是在實際增加電量的部分轉趨保守了些 -- 這並非壞事,而且原本的續航就已經不賴了,至於實際表現如何,就請再往後續幾段我們的續航測試來解答囉。

整體而言,三星這次的手機工藝可說是接近無可挑剃得好,唯一要講的缺點,也許就是底部那偏離中心的 USB-C 連接埠了吧(也稍微刮手了點)。不過除此之外,當今能夠將前後玻璃融入中框的工藝做得如此無縫且優雅的廠商,三星真的算是這方面的王者。抱歉啦,Apple、HTC 與其他手機廠,畢竟這方面他們真的有相當出眾之處,更別說他們也是歷經了數代的經驗累積才能有這樣的成果,這的確不簡單。

顯示與音效


雖然傳出了偏紅的問題,但這次 S8 與 S8+ 依舊保持著相當讚的顯示表現。他們的 Super AMOLED 在進入了 18.5:9 比例世代之後,無論在色彩表現與動態範圍上(畢竟有 HDR 認證)都十分優秀。配合內建的影像增強功能,更是可以讓影片的播放表現更為討喜。如同前面硬體篇所提到的,這個三星稱之為無邊際螢幕的 18.5:9 螢幕,在播放大多 16:9 的影片之下左右會顯示黑邊,甚至用 YouTube app 看影片的時候,還發現軟體浮水印會被壓在黑邊之上,感覺有點有趣 -- 這裡有個好處是 FB Messenger 的聊天大頭視窗收起時,其實是剛好收在黑邊的,就反而不會遮到螢幕(就像這樣)。

無論是 S8 或是 S8+,這次的螢幕最高解析度皆為 2,960 x 1,440,不過三星在預設值之下都會將其調整至 Full HD+ 的 2,220 x 1,080。所以如果想要享有最高畫質,則是必須進入顯示選項中將解析度拉到最高。當然,如果你很想省電的話,也是可以降到最低的 HD+ 囉,不過個人認為這樣的調整對續航的幫助並沒有太大。加上除了原廠的閃電快充之外,S8 也都還是具備無線充電的規格,「補血」手段還算多啦,所以倒不如多多享受它所能給你的旗艦級觀賞享受比較實在些。



這次三星也改進了 Always-on Display 的顯示功能,除了底部的通知可以雙點啟動外,亦可雙點時鐘叫出 AOD 的小工具來使用 -- 這裡可以直接看到日曆行程與音樂控制項。雖說只有底部喇叭輸出有點遺憾(至少滿大聲的),不過三星這次主打的配備包括了直接附送的 AKG,雖說我們的借測機裡沒附上,不過理論上真的要好好享受一下 S8 所帶來的影音體驗,直接掛上這款耳機應該是不會讓你太失望的囉。

軟體介面


S8 與 S8+ 直接預載了 Android 7.0 Nougat 的系統,但還是可以在手機的各個角落看到 TouchWiz 的蹤影。還帶來了橫跨桌面、鎖定畫面與 AOD 的美麗 Infinity 效果桌布。讓你彷彿在螢幕上可以看到一片銀河,還會隨著手機動態流動 -- 評測期間雖然一直很想換自己喜歡的桌布,但每次要換的時候都會跳出是否要關閉此效果的提示,結果就是一直沒換(XD)。

這次系統有一個滿大的變革,就是三星將應用抽屜按鈕給預設隱藏了起來,改成直接在桌面上下滑動叫出。而且如果你想要把 App 抓到桌面,則是除了原本的長按之外,還需要將應用程式給拉到上下緣才會跳至桌面讓你擺放。說真的這樣的操作方式一開始真的不太習慣,不過久了之後會覺得這樣的設計也還不賴。



Samsung 最近也為長按 App 的操作新增了選單的功能,所以就算 App 在桌面之上也可以直接長按叫出選單來進行解除安裝或休眠等功能。是說,如果你真的無法接受這樣的改變的話,也是可以在桌面的選項中把應用抽屜按鈕給改回來囉。

這次同樣可以改變的,還有三星萬年不變的系統按鈕的順序(畢竟變成虛擬的了嘛),亦可依造自己心情改變底色。是說,預設狀態下用觸控按這三個按鈕預設是沒有震動的,用力按下 Home 鍵才會有震動。說真的,習慣了一些手機只要按到系統按鈕就會給予震動的回饋,再回到 S8 上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有點空虛的感覺。其實 S7 一直以來按系統按鈕都有震動,就不知道為何新世代的旗艦機會要預設關閉。不過,在系統的「音效與震動」選項中可以開啟「震動回饋」的,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感謝讀者 Kuru Lung 的資訊提供)。

這次三星選擇在進階功能裡,提供可以在指紋辨識器上下滑動啟閉通知列的進階控制功能。而既然兩款大小的 S8 都搭載了曲面螢幕,曲面側邊功能欄自然也全系列產品都有搭載囉(只是小編真的好少用到啊)。另外,Note 7 上的智慧選取快速製成動畫的功能、遊戲啟動器還有安全資料夾等功能,也被帶到了 S8 之上。因應這次的 18.5:9 螢幕,三星在顯示設定裡加入了「全螢幕應用程式」的設定功能。其中列出了支援或不支援這樣螢幕規格的 App 列表,並且可以自行設定是否要開啟更長的全螢幕選項。

三星在按下多工按鈕的頁面上,也分別針對不同 App 在右上角提供了啟動全螢幕的按鈕。而且支援這種延伸螢幕的 App,是出乎意料的多,但在自己常用的 App 中也不是沒有遇過死當到不行的問題,而且無論是有無開啟全螢幕選項都還是會當(舉例,DJI app),所以如果如果購入了 S8,卻無法正常使用自己常用的 App 也別太意外,只能期待廠商能盡快更新來適應這樣的新規格了。

DeX 行動工作站



這次的評測中我們也花了幾天的時間試用了 DeX 行動工作站。先講結論,假若小編真的入手了 S8,真的會把這配件列入必買的購物清單之中。它,設置起來相當簡單,基本上就是線插一插就可以運作了。唯一比較麻煩之處,是它必須使用原廠的 USB 快充才可以驅動(Note 4 用的,最高 9V / 2A)。小編試著用一般的充電器或行動電源來供電,基本上手機插上去是連充電都不顯示的,更別說是啟動螢幕來顯示了。

在 DeX 插上 S8 之後,首次使用的話系統會詢問你是要做 DeX 的工作站,亦或是單純鏡射使用。這裡我們當然是希望能進入 DeX 來試試它的表現囉!說真的,一切的體驗就跟我們記者會所感受到的差不多,基本上支援 DeX 的 App 如 Chrome 與 Samsung Notes 等,都能提供可全螢幕或放大縮小螢幕的使用方式(甚至 Chrome 還可以開啟多視窗)。但也有滿多一般 App 是僅能用手機的長方尺寸開啟,並且僅能調整橫向或直向而已。

圖、既然是 USB-C,反過來當然也可以正常用囉。


雖然在使用時不免會覺得,真要取代正常的桌機的話,可能還得要再挑過輸入法或者是匹配的行動應用,而且真的開起太多視窗也還是會可已感受到些許延遲。不過個人認為有了 DeX 之後,簡單的文書處理或是查找整理資料等,就都可以不用打開筆電或電腦來使用了。更讓人期待未來會不會有筆電的配件出現,配合 S8 的強大硬體規格與 DeX 的類桌機介面,感覺應該有機會會比 ASUS PadFone 還要更為好用呢!



Hello Bixby



Google Now 已經不夠看,現在各廠似乎只要沒有掛上個自己 AI 助理,好像就脫離了潮流。Samsung 最終在 S8 與 S8+ 上端出了自己的 Bixby 人工智慧助理。除了佔據了以往 Filpboard Briefing 簡報首頁左滑的位置外,在音量鈕的下方也新增了一個專用按鈕。姑且不論會不會誤認是電源鈕,也不管到底能不能將它自定為別的功能按鈕(我相信三星會極力抵抗的),但至少讓它能「收回」好像也沒這麼難吧?如果能帥氣的按一下叫出 Bixby,再按一下退回我想應該會更好才是。

Bixby 的功能相當多,除了目前還沒能夠玩到的語音功能外(就算有目前也是英語跟韓語優先提供),但據稱它的功能可以強大到不用觸控螢幕了,感覺還是很令人期待後續的更新。它也有類似 Google Now 的卡片式資訊頁,提供你天氣、健康資訊、建議 App、行程等功能。更酷的是,它還懂得用相機透過影像搜索來辨識你眼前的事物的細節,而這個功能就叫 Bixby Vision。主站編輯嘗試拿它來做為終極的購物工具,直接拿去超商到處照,然後再透過 Bixby 辨識出的內容想在亞馬遜線上直接購買。



不過實際測試之後,卻感覺它還是有些力有未逮。最好的情況下,它能辨識出「黑鞋」或「紅色背包」,但這樣的內容在亞馬遜上卻並不是這麼的有用。但如果直接拿來照標籤之類的就能辨識的不錯。是說,它的強處不僅止於此,我們也拿它來拍了拍紅酒的實際樣貌,此時 Bixby 就會告訴你這瓶酒的網路評價分數與評論等內容。這功能也懂得透過 Pinterest 搜尋圖片,所以當你看到靈感的時候其實也能以 Bixby Vision 來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產品或作品。

它也能作為翻譯的用途來使用,這拿來翻譯書本中的文字還滿好用的,只要你將相機對準這些文字,介面就會在「圖像」之外,跳出一個新的「文字」選項,讓你直接點擊被辨識出的文字來翻譯成各國語言(包括中文唷)。這裡唯一的問題是,面對那種大封面或圖片較多的內容時,Bixby 有時會只當它是個圖片而不跳出文字的辨識按鈕,自然也沒得翻譯起囉。


必須說,在它運作的一切正常的時候,Bixby 的圖文翻譯功能真的很強大,我們非常期待這功能在更精進之後可以有更實用的表現。而就目前來看,由 Android 生態圈所打造的 AI 軍團,已經比起 Siri 要拉出更多自身優勢了,加上 Bixby 這麼深度地與系統的功能協作之下,這種隨手可得的 AI 便利性,相信在未來三星的系統之中將會更常見到才是。

相機實拍



S8 與 S7 系列的主相機都還是採用了 12MP 的感光元件,規格與實際上的差異並不很大,但在現有手機廠牌中都算數一數二厲害了。都能提供相當棒的對焦(畢竟是 Dual Pixel 對焦系統啊!)與色彩表現,並且搭載了在錄影與拍照都有很好表現的光學防手震系統。

三星有特別強調這次 S8 在低光時的多影像疊合功能可以增進拍攝的效果,而就我們實際拍攝的感想是覺得,在配合 1.4µm 感光元件與 f/1.7 光圈之下,S8 已經比一般相機要能捕捉到更多細節了,加上疊合之後在低光環境下的確算可圈可點。前置相機的部分,這次 S8 搭載了廣角 f/1.7 的鏡頭,亦提供了很有意思的 AR 自拍道具效果。



S8 在拍照功能方面基本上與 Note 7 一致,上下掃螢幕可以切換自拍與主相機;左右滑動則是可以帶出濾鏡與模式選擇等。還將 A5 與 A7 新增的懸浮快門按鈕給加入系統之中,為原本就已經有很多拍攝手段的 Galaxy 手機帶來豐富的操作選擇。好奇 S8 的拍攝效果嗎?一起透過我們的圖集瞭解一下吧。


效能續航


簡而言之,無論是高通或是 Exynos 8895 的版本(看起來這次 S835 也很不錯?)的 S8 與 S8 Plus 都繳出了相當高規的跑分成績。重點是,這還是在皇帝版尚未登場的狀態之下,以 4GB RAM 的一般版本所跑出的成績(日後如果有機會使用到 6GB RAM 版本再來比較試試)。基本上這樣的表現要拿來玩一些 3D 遊戲都不是什麼問題的啦。

Galaxy S8
(S835)

Galaxy S8
(E8895)

LG G6

Google
Pixel XL

Galaxy
S7 Edge

AndEBench Pro

15,888

13,104

10,322

16,164

13,030

Vellamo 3.0

5,519

5,910

5,046

5,800

4,152

3DMark IS
Unlimited

36,806

29,080

30,346

29,360

26,666

GFXBench 3.0
1080p Manhattan
Offscreen (fps)

54

51

42

48

47

CF-Bench

67,307

65,442

29,748

39,918

46,290

表、Galaxy S8 效能對照(行動版請點我)。


更驚人的是,S8 與 S8+ 的電量並沒有螢幕變大,加上電池容量持平甚至小減而退步,而且是 S835 跟 Exynos 8895 的版本都基本一致。3,000mAh 的 S8 的高通版本繳出了 13 小時又 27 分、Exynos 版則為 14 小時又 3 分;電量降到 3,500mAh 的 S8+ 則為 15 小時又 8 分(S835)與 14 小時 54 分(Exynos 8895)。喔對了,這個成績是跟主站編輯的綜合測試整理,交代一下我們這邊(Exynos 8895 版)的測試基準。首先,一開始我們就把系統調整到最高解析度,影片測試的時候也將影片佔滿整個螢幕,所以應該算是比較嚴苛一點的測試條件(畢竟 16:9 影片放在 18.5:9 螢幕上左右可以留「黑」省電嘛)。

Galaxy S8+
(S835)

Galaxy S8+
(E8895)

LG G6

Google
Pixel XL

Galaxy
S7 Edge

AndEBench Pro

16,064

13,252

10,322

16,164

13,030

Vellamo 3.0

6,930

6,018

5,046

5,800

4,152

3DMark IS
Unlimited

35,626

29,068

30,346

29,360

26,666

GFXBench 3.0
1080p Manhattan
Offscreen (fps)

55

64

42

48

47

CF-Bench

64,441

69,333

29,748

39,918

46,290

表、Galaxy S8+ 效能對照(行動版請點我)。


從我們的標準續航測試中,可以看出這次三星總算將雙版本的能耗調整的較為接近了,跟其他對手包括 Pixel XL 與 Moto Z Force 相比也還是勝出;跟 Note 7 比則是夾在雙版本之間差距沒有很大(Note 7 的 Exynos 8890 續航算是障壁啊!)。整體來講,無論是什麼版本的 S8 或 S8+,效能都是當今高標了,所以如果你是對於手機效能非常講究的人,它應該不會讓你失望囉。而且其實在運行了很多跑分軟體之後,S8 的機身並不會有特別燙手的感覺,這點十分不錯。

競爭對手


2017 年才剛開始沒多久,而在近 18:9 比例的高螢幕占比智慧型手機上,LG G6 算是最直接的少數對手了(宣傳散熱與高安全性等就滿針對了 XD)。雖說單純以效能等條件較量,應該佔不了上風,但來到了雙鏡頭之上,它的超廣角鏡頭的確在智慧型手機上是滿少見到的配置。除此之外,如果會考慮到 G6 的話,應該也不能放過 Google Pixel 與 Pixel XL 的組合(畢竟都搭載同晶片嘛),他們都擁有相當棒的相機配置 -- 主站編輯甚至覺得可能勝過 S8 一些 -- 而且未來還可搶先獲得後續的 Android 更新,也是其天之 Google 驕子身份不凡之處。




至於 iPhone 7 與 iPhone 7 Plus... 說真的,就目前看來,S8 系列好像有點搶先用上了原本傳言很久的螢幕觸覺 Home 鍵(雖然感覺利用到的地方不太多啦),加上目前大部分謠傳的規格也直指新一代 iPhone 將會採用類似概念的螢幕看來,至少那個機身越做越長的笑話圖,也許在又可在今年的蘋果發表會拿出來笑一下了。不過講起來蘋果也不是第一次被搶先用到規格了,當初華為也是在 Mate S 搶先用上了類 3D Touch 的感壓螢幕,至於蘋果會把這些規格怎麼運用,那就是他們厲害之處了,也因此,也許會有某些人看到 S8 的表現會反而更期待 iPhone 了吧?

優缺分析



我們認為 Galaxy S8 / S8+ 的優勢有:

· 機身握感更好。
· 維持寬度之下,卻還能提高螢幕觀賞範圍。
· 系統介面更精緻。
· 高效能下,依然維持絕佳續航。

我們認為 Galaxy S8 / S8+ 可改進之處:

· Bixby 功能尚不完全。
· 相機提升幅度較小。
· 指紋辨識位置略怪,放桌上大多都直接按密碼了...
· 不支援雙喇叭(螢幕都這麼適合看影片了!)。
· 應用抽屜與次選單的用法需較多時間習慣。
· 系統列佔比應該可調成更小或能選擇自動隱藏。

結論



從這次的 S8 與 S8+,感覺出來三星是希望離「當紅炸子雞」的兩個字越遠越好。也因此,雖然我們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這次旗艦機的各種進步,但又同時能深刻體會他們的確也是步步為營小心謹慎。所以即便搭載了這麼搶眼的螢幕,但大多設計上還是走著 Note 7 承襲而來的基礎,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也不斷透過前期針對安全的宣傳來希望脫離前陣子的陰霾。事實上,雖然這一年還很久,不過就我們目前所見,只要沒有太大意外發生的話(你懂的),這次的 S8 與 S8+ 無庸置疑將會是最近最值得購買的旗艦機之一。

好機無庸置疑,但,接下來就是靠時間對品質的驗證了。

來源: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