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 的第一款航拍機 Karma 是這樣煉成的

讓我們等候多時的 Karma 能幫助 GoPro 逆轉勢頭嗎?

一場典型的 GoPro 相機發表會,多半都會融入極限、戶外、運動等等一講到這個品牌就會讓你想起來的元素。但幾週前我們跟其最新產品的初次邂逅卻不是這樣,CEO、創始人 Nick Woodman 把大家請到了加州北部的一片農場,四周只有土地、莊稼和拖拉機,以及那款被寄希望於力助公司翻身的航拍機 Karma。

在經歷了數次推遲和投資人、外界的無數猜測以後,Karma 儼然已被置於放大鏡下,頂著裁員、股價下跌等重重壓力,這個計畫不容再有一絲閃失。正因為此,發表會臨近的當口,各類測試進行得更加緊鑼密鼓。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偏僻地方,GoPro 團隊仍在忙碌地擺弄著各種或完整或零碎的原型機。專注的目光緊盯著電腦螢幕上的數據,天上至少有 4、5 架航拍機在同時飛行,誰都能嗅出空氣中的緊張。

直到 Woodman 的黃色 Carrera 古董車緩緩駛來,氣氛才開始變得活躍了一點。他笑著跟自己的員工打招呼、擊掌相慶,至少在表面上,看不出對即將到來的重大發表有任何擔心的地方。

實際上,Karma 成功與否並不只跟投資人是不是滿意有關,這是 GoPro 第一次嘗試去做一款非相機類的產品,換言之,他們是在探索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即便如 Apple、Samsung 這樣經驗豐富的巨頭,在進軍某個陌生市場時,也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但此刻我們面前的 Woodman,看上去頗為淡定、從容。在一開始被問到 GoPro 為何要做航拍機時,他「想要讓用戶以新方式捕捉想法」的回答多少還有點官方。但當其真正將 Karma 展示給我們看以後,或許是因為自信,讓他一下子放鬆了不少。「我們想要達到那種能讓人驚嘆的體驗。」他隨後這麼說道,「在人們發出驚嘆以後,我們希望他們在回味時還能產生『因為是 GoPro 所以就該是這麼讚』的想法。」

至此 Karma 的神秘面紗已經徹底被揭開,不過與其稱它為一台航拍機,不如說是四軸飛行器、三軸雲台、手持握把、觸控螢幕控制器加背包(可當作起飛平台)的組合來得更為確切。無人機本身十分便攜,而且操控起來也相當方便。機頭的相機跟雲台可以完整拆下,接上手把以後,就可以在地面上進行平穩拍攝了。說到這個,自然不得不提對手 DJI 在這方面的策略,他們的航拍機跟手持穩定器,可都是分開來單獨賣的。



在最終成品的實現上,Karma 應該說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你本以為只是又一台無人機,但等來的卻是一整套穩定系統(這也解釋了那段看起來不可能用航拍機完成的圖書館預告片)。GoPro 所做的並非單純將相機送上天空,他們的目標,實為進一步改善大眾自拍影片的品質。這一戰略的意義,可不僅僅是在產品線裡加一個遙控型的裝置那麼簡單,日後每多一段高水準的短片出現在網上,GoPro 的品牌形象其實都能從中受益。

除了承諾會提供更出色的拍攝體驗外,Karma 帶來的另一大驚喜,應該就是相對來說不算高的售價了。儘管 US$799、US$999 和 US$1,099 這三檔價位初看之下一點也不便宜,但後兩者其實各包含了 Hero5 Session 和 Hero5 Black,再算上手持穩定器功能的加成,這樣一看性價比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若是拿 DJI 的產品來做個粗略的對比,光一台 Phantom 34 價格就最少 US$1,000,再來個地面上用的 Osmo 或是 Osmo Mobile,總價就奔著 US$1,500 去了。之前 Hero4 Session 失敗的定價策略,想必是給了 Woodman 很大的教訓。「我們不希望那樣的錯誤在 Karma 上重演,所以寧願多花時間去把產品打磨得更加完美,然後做到一個合適的價格,堵上質疑者的嘴巴。」他這麼說道。



不過,對於一個常常和驚險、刺激等字眼聯繫在一起的品牌來說,GoPro 在 Karma 上做的不少選擇反倒都比較穩妥、保險。比如說,這台裝置並不會跟隨拍攝或是障礙避讓這樣的「特技」,但在易用性和操控體驗上卻很容易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官方開發的 Passenger 應用,可以在你飛行的過程中,讓好友透過手機控制拍攝的方向。而把雲台、相機放在前面的做法,也是從不把機翼拍進畫面這樣的實用角度出發。GoPro 想要吸引到的,還是不願花太多學習成本的大眾消費者,而非那些對規格敏感、鑽研很深的資深無人機玩家。在這塊特定的市場中,DJI 剛剛靠 Phantom 系列獲得了一些成功,但 GoPro 相信憑自己過往的經驗,能夠打造出目標人群真正想要的產品。



Karma 的控制器被故意設計成了類似遊戲手把的模樣,所以使用起來非常自然。在它身上你看不到天線和固定手機用的夾子,只要翻開頂蓋,便能在 5 吋 720p 的螢幕上完成諸如「上滑起飛」這類很直覺的操作,不誇張地說,難度比查看電郵高不了多少。而在一次充電後,Karma 能在天上連續飛行約 20 分鐘。如果不換電池的話,就要充一小時才能重新以滿電狀態起飛。

在依照指示上滑手指之後,沒過幾秒鐘,我們面前的 Karma 就已經升到了半空。在控制過程中,你幾乎不會在螢幕上看到複雜的旋鈕、按鍵,或是聽到「偏航」、「傾斜」之類難懂的飛行術語。自始至終都有一個冷靜的聲音在指引你做出正確的操作,而不是像許多同類產品那樣,要靠惱人的警報和晃眼的紅燈來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對於這樣的設計,控制器 UX 負責人 Grant McCauley 有他自己的想法:「在情況不妙或是飛行器失蹤的時候,你最不想聽到的,往往就是那種好像裝置下一秒就要自爆的急促警報聲。」

這種跟尋常無人機不太一樣的體驗,為何會成為 GoPro 追求的方向?Woodman 的回答是:「很『慚愧』過去許多年我們一直在按照自己的需求做產品,但好在最終的結果都還挺好。」一言以蔽之,他們從來都是自己的頭號客戶,而這群人在用航拍機時不會想去考慮該選哪種模式,他們更願意直接背起背包、踩上滑雪板。你只需去 GoPro 的聖馬提歐辦公室呆上 5 分鐘,就會明白 Karma 為什麼會被做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在這片看起來平凡無奇的矮房裡,你見不到任何西裝革履。所有人的平均年齡大概在「30 歲左右」,穿短褲、戴帽子的比比皆是,走到哪裡都有一種活力滿滿的感覺。有趣的是,在跟我們的 PR 聯絡人見面以前,這位女生特地事先打了招呼,說自己最近衝浪受傷,眼睛周圍有一片很大的瘀青。放到別的地方,這可能會召來關心和同情,但在 GoPro 總部它就好像是榮譽勳章,會為你贏得敬意和無數次擊掌。

而恰恰是這麼一群人,打造出了 Karma 這樣一款產品。在被我們問到,除了用戶體驗,GoPro 有沒有想在 Karma 上解決什麼別的痛點時,飛行裝置資深總監 Pablo Lema 拿老式的筆電做了個比喻。「現在的無人機大多只是處於一個『可以攜帶』的狀態。」他說,「過去的那種老式筆電,技術上說你的確可以帶著到處走,但實際上它們卻都是又大又沉。」Lema 並沒有專門點出誰的名字,但老實講,這番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 Karma 潛在的最大對手,目前在行業中領跑的 DJI Phantom 系列。

之前有報告指出,Phantom 3 是至今為止全球最熱銷的無人機,但儘管如此,DJI 仍不能算是真正攻下了「大眾」市場。而 GoPro 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定位,為 Karma 在這方面提前積累下了不小的優勢。其它諸如昊翔(Yuneec)Parrot 這樣的對手,要不就是在易用性和成像效果上仍有欠缺,要不就是產品覆蓋面重合不大,相互間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當然,Karma 所有這些表面上的「簡單」,背後都凝聚著各個開發部門的心血。「我們開始只有一支小團隊。」Lema 說道,「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又吸引來了機器人、操控方面的專家。我們的高級導航小組,是在蘇黎世那邊加入的,他們目前正在著手一些未來產品的創意。」

這最後一組人馬,其實指得就是 GoPro 去年末收購的自動飛行技術公司 Skybotix。而他們的存在,會為 Karma 日後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發表之初,這款航拍機並沒有太多自動飛行的功能(這也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雖然有環繞、虛擬路徑等模式,但它並不能像 AirDog、Phantom 4 等許多產品那樣實現跟拍的效果。

許多人都猜測,GoPro 很快會補上這方面的缺失。我們也相信這點,但它目前的優先級估計不會很高,而且可能還要藉助額外的配件之力才有可能做到。除此之外,Karma 也沒有 Phantom 4、Typhoon H 那樣的避障技能。在不少人眼中這應該會成為 Karma 目前的兩大缺憾,但 GoPro 自己對此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Lema 深信,自己團隊的開發方向沒有問題。「市面上有很多無人機,但這一款(Karma)是屬於我們的產品。」他這麼說道,「我們想要創造一件易用性至上的東西,並且把用戶對 GoPro 相機的使用方式融入其中。」當然,這並不代表說他們會放棄為 Karma 增加更多新功能,或者說否認未來會推出更全面的版本。實際上,Lema 後來透露稱 GoPro 一直在關注業界的動向,而其團隊已經在設法攻克自動避障技術的難關了。

一直以來,Hero 系列的相機都有著專業、消費市場通吃的特性,而現在 GoPro 顯然也希望 Karma 能繼承這樣的優良傳統。坐在 Karma 宣傳片的編輯室裡,我們忽然意識到這款產品的誕生,並不只是工程部門努力的結晶。GoPro 自家的媒體團隊同樣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只是他們的付出未必會被普通用戶所察覺,更多需要的是專業的眼光。



舉例來說,工程師曾經為 Karma 設計過一個 Dronie 模式,它會讓航拍機快速上升飛離,拍出那種鏡頭拉遠、俯瞰全景的效果。而媒體團隊的老大 Sam Lazarus 在看過之後,最終靠自己豐富的外拍經驗說服同事,把它改成了更平滑、自然,大片感更強的呈現方法。

在跟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交流中,我們聽到了許多類似的細節。如此精雕細琢之後,Karma 終於站上了早已滿是刀光劍影的無人機「擂台」。還有不到一週時間,DJI 可能就將發表自己至今為止消費性最強的產品,其它對手自然也不會閒著,更不用提數不清的各類無名、山寨雜牌軍了。而對 GoPro 來說,之前走出運動相機這條路,引來效仿之後就必須塑造出自己產品的差異點。但在航拍機市場,他們成為了後來者,而且先進來的廠商已經爭得有點不可開交,GoPro 想要立足,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那麼,如果再有一次機會從頭開發 Karma,GoPro 會不會希望在哪些地方做出改變?至少對 Lema 來說,答案是否定的。「Karma 的開發過程其實已經算比較順利。」他說,「沒錯,我們是比預想中花了更多的時間,但最終的結果很棒,我想不出有什麼要回頭重來的地方。」說完這句,Lema 又不忘強調:「如果只是開發一款航拍機的話,那我們早就可以開發表會了。」



現在回頭想想,或許 Karma 的推遲反倒成為了一件好事?在它亮相的同時,GoPro 也推出了自己迄今為止最好用的相機,還有全新的雲端服務,應該會有助於改善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分享問題。這一次的發表,並非是完全圍繞 Karma 這一個主角,它其實是 GoPro 對旗下所有產品線的一次重啓。

在這個基礎上,GoPro 將自己對未來的展望清晰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而 Karma 毫無疑問將成為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將為 GoPro 帶來新的契機,與此同時 Hero 產品線也比任何時候來得更為專注,而雲端平台的角色,則是把這一切(包括改進後的行動應用)聯繫到一起。種種跡象都表明,無人機行業將會演變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而 GoPro 的存在,應該能讓它變得更「酷」一點。

雖然在現階段還無法確認,消費者會給予 Karma 什麼樣的反應,但 GoPro 傳遞出的訊息已經很明確:兩年的煎熬最終以一個滿意的結果收尾,現有的產品線讓他們充滿信心。在農場上的某一刻,Woodman 對我們說「Karma 與你我同在」(一語雙關,Karma 可譯作「因果業報」)。這顯然是一句準備好的台詞,不過我們也「祝願」它能真的在 GoPro 的新航拍機上應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