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Shokz Trekz Titanium 骨傳導耳機評測


對於關注骨傳導耳機的消費者來說,應該不會對 AfterShokz 這個牌子感到陌生。作為由深圳企業韶音科技於 2011 年創立的品牌,其在過去數年間推出了多款有線、無線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而本文的主角 Trekz Titanium,則是他們旗下最新的一款運動耳機,它於去年在 Indiegogo 上募資成功,很快便會在香港和中國大陸正式發售(台灣仍在和代理商洽談中)。

在體驗 Trekz Titanium 之前,筆者只有過幾次短暫接觸骨傳導技術的經歷。而在將其真正帶入日常生活以後,感受確實挺新鮮、不同,期間的心得,接下來就跟大家細細分享囉。

外觀及配戴感受


跟同公司的 BluezSportz 系列,以及市面上大多數的骨傳導耳機一樣,Trekz Titanium 也依舊採用了後掛式的設計。不過廠方此番放棄了原先無線產品線慣用的「大包圍」頸帶,取而代之的是更細巧、耐用的鈦絲框架 + 橡膠外皮組合。名字中「Titanium」的由來便是出自於此,裝置內部所用的,應該就是跟俗稱「β 鈦」眼鏡架上一樣的鈦合金材料。其優點是份量輕且韌性好,相對來說,的確更適合用在便攜、運動類的耳機之上。

沒有了「大包圍」的 Trekz Titanium,身上也減去了幾分「突兀」的科技感。換句話說,它戴在頭上更像是一款普通的運動耳機,除了偶爾會被問「你怎麼不把它塞進耳朵」外,在旁觀者眼裡其至少不會顯得那麼奇怪了。而在不使用的時候,你可以將裝置放入附贈的隨行袋,它也很輕而且表面防水,就實用性來說還是比較高的。




在評測的這段時間裡,筆者最長有試過一次佩戴連續 3 個多小時。結果發現,整個過程中 Trekz Titanium 並沒有造成太多的負擔。這一方面得益於其 36g 的輕量機身,另一方面則要歸功於鈦合金柔韌、靈活的特性,讓兩側接觸頭部的位置沒有那麼容易夾頭。當然,除此之外廠方也考慮到了佩戴過鬆的情況。耳機盒裝內其實包含有一對加固用的膠圈,在需要時將其綁到頸帶前段(就是比較寬的部分,左右分別藏著電池和天線、電路),然後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即可。而對戴眼鏡的用戶而言,前段裡側的弧面很好地解決了與鏡腿「共處」的問題。筆者測試了家中多副不同的眼鏡,期間並未感受到任何的不適。


不過,Trekz Titanium 也有一個後掛式耳機的通病,那就是在佩戴者穿著帽衫的時候,頸帶會比較容易被後面的帽子碰到。而骨傳導技術恰恰對裝置與頭部間接觸點的位置要求較高,因此移位帶來的影響,往往會比普通耳機更大。個人期望在 AfterShokz 的下代產品上,能出現一個可以讓頸帶更貼近頭部的解決辦法。這樣在翻起帽子後,就不用再為了聲音不斷而維持一個有點彆扭的姿勢了。

機能及續航時長


Trekz Titanium 支援藍牙 4.1,有一個比較大的賣點,就是它能同時與兩台不同的裝置配對。打個比方說,你可以選擇一台手機加一台平板,然後在需要帶前者出門跑步,或是跑完回家用後者玩遊戲的時候,根據需求來進行快速切換。至於無線訊號的收發表現,在 10 米左右的範圍內,傳輸基本都能維持暢通。

用耳機進行通話的時候,內建的雙降噪麥克風,確實是能起到不錯減噪作用的。不過,就筆者從電話那頭收到的回饋來看,雖然對方可以聽清,但聲音跟平時相比,會稍微顯得有一點悶。而筆者自己聽對面講話,效果和大多數藍牙耳機並沒有特別大的分別。



跟 AfterShokz 前一款耳機 Bluez 2S 一樣,Trekz Titanium 也換用了新的表面塗層,支援 IP55 防塵防水。過去一些舊款,在使用者出汗過多時會「停工」的問題,至少在評測期間,筆者一次都沒有遇到過。在運動完後,你可以將其放到水龍頭下隨意沖洗。當然,如果不是很急的話,最好也隨手把它擦乾,還是要以防萬一啊。

續航力的部分,官方宣稱的 6 小時使用時間,實際上是有點謙虛了。筆者在使用 Trekz Titanium 的過程中,多是以聽 Podcast 為主。那為了要聽清其中的對話內容,個人在外出時基本上都會把音量調到接近滿格(聽歌的話會更輕一點)。但即使是這樣,一次充電後的累計使用時長也能達到 7 個多小時,所以續航表現,應該是沒什麼可擔心的。至於充電時間,則會用到近兩個小時,這比官方列出的 1.5 小時略久一點,但耳機的話,這點差異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



筆者唯一擔心的,是充電口橡膠防水蓋的壽命。它的一端是跟機身連在一起,所以每次充電都等於是把蓋子給硬撐開來。在沒有長時間使用的前提下,耐用性如何很難下個定論。寫到這裡,不免想起從 Z3+ 開始 Sony 一直在用的裸露式防水 micro-USB 埠。不知 AfterShokz 在下一款產品身上,會不會考慮加入這種設計呢?

操作及聽音體驗


Trekz Titanium 左右兩側總共有 3 顆按鈕,其中之一是左邊傳導塊外側的多功能鍵,剩下的兩顆則位於右邊頸帶前段的底部,分別是音量 - 和音量 + / 開關鍵。多功能鍵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播放和通話這兩個方面,根據按下次數、時長的不同,可實現總共 8 種不同的操作。而音量鍵這邊則設定了 5 種,都是跟聲音和電量有關。要把它們完全掌握,是需要花一點時間去習慣的,但好在常用的那幾個手勢都還算直觀,所以上手起來也不算太麻煩。

就按壓手感來說,音量鍵是可以令人滿意的,但在日常使用中,筆者遇到過好幾次錯把插口蓋當成音量 + 的情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兩者的位置較近,而且觸感差別不夠明顯,在下一代的產品上,希望廠方能就此做一些改進。而另一邊的多功能鍵,按下去的感覺就遜色了一點。主要不足在於鍵程較淺而且回饋力度不夠,總會讓人擔心究竟按到了沒有。這種感覺在需要連按兩次的時候尤其明顯,筆者自己就會下意識地更加用力,生怕沒按到位造成錯誤操作。



骨傳導,骨傳導,顧名思義就是依靠骨頭來對聲音進行傳導。相較於為更多人所熟知的空氣傳導,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其實是降噪。因為傳導過程中經過的環節少了,那麼相對地,噪音干擾也小,聲音衰減的程度也會變輕。所以說,用骨傳導方式「聽」到的聲音,跟你用耳朵聽到的其實是有點不同的(錄音聽起來不像自己的原因就是這個)。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骨傳導耳機,都會把傳導觸點放在耳屏前面的位置。這麼做的原因,筆者猜測,可能是由於經頰骨直接傳音至內耳的效率最高吧。

那麼,基於骨傳導這樣的特性,對使用了該技術的耳機,至少在目前,個人認為是沒有太多必要去苛求音質的。原因前面也說了,評判的尺度就不一樣,相比之下,聲音清楚與否才是衡量一款產品好壞的關鍵。以此為標準,Trekz Titanium 的表現是足以令人滿意的。像 Podcast 對話這種對清晰度要求較高的音訊內容,筆者除了在繁忙的路口邊聽起來會覺得吃力,其餘大部分時間都能較清楚地聽到。相較之下,音樂、歌曲類的音訊對音量的寬容度會更大一點,筆者在外出聽這類內容時,更多求的是那種背景聲的效果。那這種情況,Trekz Titanium 便更是可以輕鬆勝任了。



不過,清晰傳音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骨傳導耳機避不開的一個問題 — 漏音。雖然 AfterShokz 這次在 Trekz Titanium 上採用了新的 LeakSlayer 技術,讓它的漏音情況較之前的產品已經有了不錯的改善。但總的來說,效果仍沒達到理想,筆者在聽的東西只要聲音稍響,就多少會被身旁的人一起聽到。另外,在音量較大時,耳機的傳導塊一般都會跟著聲音一起震動。這種癢癢、麻麻的「按摩」效果,會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裝置預設的 EQ 模式,說是能夠減少震動同時加強低音,但實際開啟之後,變化好像並沒有那麼容易感知得到。

最後,要是你實在希望用 Trekz Titanium 來靜靜聽東西的話,AfterShokz 其實也在包裝內附贈了一對隔音用的海綿耳塞,讓你可以「拋棄」耳朵,更專注於骨傳導發出的聲音。只是,個人覺得這跟產品的初衷不太相符,但不管怎麼說,廠方也算考慮周到,給用戶多提供了一種選擇。說到初衷,私以為骨傳導耳機的最大意義,在於能讓人真正耳聽八方。平日裡用普通耳機,遇上因聽歌太專注而錯過站下車還算是小事,像出門跑步、騎車這種對安全要求更高的活動,至少在評測 Trekz Titanium,能耳洞「雙開」的這段日子裡,筆者真是覺得安心了不少。

結語


「這才是骨傳導耳機應該有的樣子。」之前用過 AfterShokz 產品的同事 Richard,在體驗過 Trekz Titanium 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引用這句話,是想藉他之口來稱讚一下 AfterShokz 在經歷了幾代產品後的進步。畢竟有對比才有發言權,而筆者自己對這款產品的看法,相較之下,應該更能代表骨傳導耳機初入門者的感受。

實話說,個人很慶幸第一次深度使用的會是這麼一款產品,因為其表現完全不會讓人有「骨傳導就是噱頭」的想法。光憑這一點,實際上已經勝過市面上許多對手了。再結合人民幣 898 元這樣在同類產品中不算高的售價(香港價格尚未確定),稱其物有所值,應該是一點都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