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 Gogoro Beta Pilot 2.0 之前:台灣之光太沉重,但它已值得我們驕傲



就小編的觀察,台灣人對於台灣品牌的認定標準真的不低,不過這其實也跟我們真的會「很放感情」去支持台灣企業有關(這裡,小編就不舉例啦~笑)。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畢竟感情要投入前,肯定是要有很嚴苛的審核的嘛... 所以因為背後投資者等因素而讓許多人有著些許負面印象的 Gogoro 智慧雙輪電動車,似乎從一開始就免不了要被大家用放大鏡去檢視的命運。

對小編而言,其實自己對於 Gogoro 一開始神秘兮兮的不透明狀態感到有點奇怪,也因此讓我們成為很早期就對該廠牌提出眾多質疑的網站之一。不過在接下來幾次與該公司的接觸之下(即便有了前面這篇,Gogoro 還是很願意讓我們參與活動),讓我有機會與執行長陸學森深入對談,才讓小編了解到在 Gogoro 一直主打的強大性能之外,一直沒有被太多提到的企業核心價值「電池」其實還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

事實上,該公司對智慧城市的願景比我們之前在發表會上所看到或聽到的還要更為宏大,更成為讓小編對 Gogoro 改觀到甚至想要換掉汽油機車來支持的關鍵點(所以報名參加了城市新探 Beta Pilot 2.0),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心境轉變,這方面請容小編跳轉後繼續聊聊吧。

逐步解開的各種疑慮


在終於(終於...)公佈價位之後 Gogoro 就像是解開什麼封印一樣,逐漸讓人看到新創公司該有的誠意(個人真的並不是很喜歡之前那種曖昧不明的感覺),而這份誠意其實是源自於面對錯誤或質疑的態度 -- 這也是小編看待眾多台灣新創產業最注重的地方。

除了後續被許多台灣朋友一起「Debug」出來的合約問題外(後來也爽快承認解決了),小編從在台灣發表當時便一直「將壞話說在前頭」,質疑未來如果營運出現狀況那麼現有車主該怎麼辦的問題 -- 坦白講一間公司(特別是剛開的)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倒閉」這兩個字了吧?而且普遍認為的備援方案竟然要做一個與該公司經營策略相違背的產品,但官方最終也還是聽到消費者的聲音推出了了「家用充電裝備」的解決方案 -- 雖然感覺就像是硬逼日本料理師傅把生魚片燙熟給你吃,但做為給消費者的最後保障,這裡個人認為他們真的值得獲得掌聲。

Gogoro 的確是穩當地起步了,剩下來的也許就是要好好堅持住這份創業之心了吧


說真的,其實新創公司要不犯錯的可能性應該趨近於零,畢竟就連傳統產業出新產品都有可能出一堆包了,自頭到尾都自行打造出來的一項產品,以及新概念的電池月租制的營運模式等,說真的沒有燒錢的覺悟與對產品的自信,真的很難可以真正運作的起來吧?但至少就目前為止看來,Gogoro 的確是穩當地起步了。剩下來的,也許就是堅持這份創業精神的心了吧 -- 是說,好像太早破題了,總之這應該會是未來值得觀察之處。

其實前段的已經解開了小編最大的質疑了,而其餘在編輯觀點中的小問題,其實在之後也大多都有了解答。建設計劃方面,Gogoro 在開始營運的 38 日內,用驚人的「每日一站」的速度,包括營運之前的建設成果,在大台北地區一口氣建置了總共 70 個站(未來預計將達到 150 個),相關的 GoStation 建設藍圖與現有站點,現在也都已經在官網上可以看到,但感覺是可以再標示清楚一點是沒錯啦。


GoStation 到底是否夠用?貌似也藉由頗高的價位有了舒緩,當然,價錢高低各方說法不同,也有人逐零件分析 Smartscooter 的價值,但我們在這裡其實沒必要太過深究。但至少就目前為止,在各 Gogoro 社群之中還沒有看到什麼完全沒電池的狀況發生(倒是有人騎到完全沒電 XD)。至於站點建設在加油站是否有用到政府資源這點,後來才知道其實其他電動機車廠商也不是沒有與中油合作過的案例,所以也就比較沒有了獨占社會資源的問題。只能說也許是 Gogoro 太有話題,讓大家包括小編都忘了其實還是有很多性能不這麼好的電動車在我們周遭走動。

Smartscooter 竟只是 Gogoro 的第一步而已!?


至於開放標準這件事情。在之前的採訪中,官方也表示過自己其實十分願意授權使用相關的技術,不過也提到一個關鍵,就是如果 Gogoro 沒有把這套系統營運起來的話,其他廠商其實根本也不會願意來開發相關的產品。這的確是個大問題,要也是大廠自己做自己的一套標準,憑什麼去使用你的這套系統 -- 當然,個人看不到現有機車廠有幾間有類似的遠見的,畢竟換換殼改改款就可以再賣一年,何必跟 Gogoro 一樣在那邊燒錢呢?也正因為如此,Gogoro「只好」弄了個智慧雙輪,來做為該公司中心理念中「智慧城市」的起點。講到這,大家也許會跟小編一樣感到訝異,此產品做到這樣的高水準... 竟然只是第一步而已?

是說,小編對智慧雙輪產品本身一直都有很高評價,只是被 Gogoro 一直賣關子弄到有點沒耐性而已(XD),但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反而印象轉為極好而想要真的試著體驗一下這部電動車,想知道在實際生活上是否合乎小編的需求(因為自己其實體重不輕,加上會常雙載,也有汽油車...)。不過,各位應該很快就會想問「哇!就算品質很好,一台電動車這麼貴,怎麼可能下得了手」。好吧,接下來要講到的就是關於小編覺得會讓我想要支持 Gogoro 的「附加價值」,也就是他們的第二步與第三步等...

所謂的中心理念

RE Camera
RE Camera


在今年的 Computex 期間,我們的美國站編輯獲得了 Gogoro 試駕及與執行長陸學森的小型訪談機會,在這次訪談中,小編才得知了 Gogoro 真正眼界之所在。必須說,一直以來小編所聽到的「Gogoro 賣的是行動電源」這件事情,其實它的意義不僅止於此而已。比較幾次與該公司的訪談,陸學森所闡述的 Gogoro 理念,其實跟該公司主要行銷的方向有滿大的不同的 -- 當然,產品依然是大重點,但陸學森提到的是更長遠的發展部分。因為畢竟電池是有壽命的,要怎樣才能最大化價值,最小化污染才是重點。

如同前文所述,目前我們所見到的 Gogoro 產品其實是該公司的第一步,也屬於(各種意義上的)金字塔頂端的產品系列 -- 所以不意外價位會是這樣的水平,但你也得到相對高階的使用體驗。因為 Gogoro 將會保證 Smartsooter 所用到的電池絕對有至少 80% 以上的絕佳健康程度,以確保續航與性能都能有最高表現。如此一來,收取月租費也是理所當然的了啊。


那麼假若電池到了這個必須被淘汰的標準以下時,是否就要像他牌電動機車產品一樣,電池不敷使用了就回收或讓消費者自行處理結果反而製造更多的污染?關於這點,Gogoro 所規劃的第二階段同時也是解決方案,就是將這樣性能稍遜的電池投入快遞之類的商業用途。

這也解答了許多人對於 Gogoro 為什麼要禁止 Smartscooter 的商業使用的疑問。畢竟,像 GoStation 這樣快速換電使用模式,應該對於類似快遞這種片刻不容緩的行業是有相當吸引力的吧?這些其實他們早就想到了呢。

汰換下來的電池與次一階的電動車產品,將可帶來更好的價位優勢,進而讓企業採用。至於性能?基本上商用也就是夠用且穩定即可囉。接著,如果電池已經來到了連商用都不太行的狀態,Gogoro 則是預計將會將其叢集起來做為電網節電的緩衝用途 -- 在尖峰用量時放電;離鋒時充電(類似 Tesla 的 Powerwall)。到了最後的最後,健康程度已經不敷各式應用了,Gogoro 將會把這樣的電池捐給沒有電力的貧瘠地區,讓他們也可以在夜晚擁有一盞明燈

雖然這個理念感覺非常的好,但根據後續訪問該公司 VP 彭明義得到的結論,是回歸到現實,Gogoro 必須要能創造一定的金字塔端使用者數量,才能讓後續的步驟能順利進行。也因此他們真的很希望 Smartscooter 能夠在台灣站穩腳步,也能接納讓其他廠商一起應用這樣的換電系統,因為他們的重點真的是在「能源」啊!

所以,難道 Gogoro 不值得我們驕傲嗎?


台灣設計製造一手包辦做出的這麼高品質的產品,甚至就連主站編輯也覺得因為 Gogoro 的採訪而覺得今年的 Computex 不虛此行。而這樣已經在國際打出知名度的產品,他們的營運首站也選在了台北,對照這樣的誠意,儘管它多少還是有些讓人感到質疑之處,但 Gogoro 的願景、現階段所展現的態度及腳踏實地的營運成果,說真的小編真的漸漸有被該公司所打動 -- 雖然明明知道很貴,但是願景的部分,會讓自己認真考慮付出多一點的代價真的買一台來支持這項產品的理念。但願景歸願景,車子買了就是為了實用,因此小編這次申請了 Beta Pilot 2.0 計劃,希望能讓自己下最後的決心,而寫文的當下也已經領到車了啊(握拳)。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對每個廠商的印象,不過就如同標題所講的,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將每間台灣廠商都冠上台灣之光這樣的頭銜去給予壓力,平心而論就 Gogoro 目前為止的成績表現而言,個人認為他們的確值得身為台灣人的我感到驕傲。這樣的念頭,其實是在小編看到包括自己外國同事的很多人,在看到了 GoStation 以及 Smartscooter 所發出的讚嘆而萌生的(難道,各位第一次看到真的不會有類似的驚歎嗎?)。

如果問我現在台灣有什麼值得在國際上一提的品牌,Gogoro 絕對在我的名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