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Surface 3 評測



第一和第二代的 Surface 平板電腦因為運行的 Windows RT 其實不是 X86 架構,不能安裝傳統 .exe 檔,以致不受消費者歡迎,最終隨著 Surface 3 的公佈而無聲地退役。而 Surface 3 這款平板電腦不但運行完整的 Windows 8.1,更在做工和規格做到物有所值的水平,如果大家對這部打破 Surface 慣例的平板有興趣的話,那就不能錯過我們的評測了。

設計及硬體


機身



可以說,Surface 3 完全沿襲了 Surface Pro 3(下稱 Pro 3)的設計的風格,機身尺寸雖然不同,但是外觀卻是非常相似,假如在沒有對比之下看它們的正面根本難以分出誰是誰。Surface 3 跟 Pro 3 一樣將正面的 Windows 電容鍵移至右邊,立體聲喇叭放在正面,就連螢幕比例都已變為 3:2。要較容易地在沒有比較之下單憑外觀分出誰是誰的話,那就要看背面或是側面了。在設計 Surface 3 時,Microsoft 在其背面支架上加上 Microsoft 的標誌,而以往的幾款 Surface / Surface Pro 要麼採用 Windows 的標誌,要麼採用 Surface 一字。



另外,Surface 3 背面的標誌已經不再是電鍍出來,而是由四塊跟機身物料不同的反光金屬物所組成,人們對這個設計總會有好惡,但較吸引指紋則是事實。在機身插口和實體鍵安排方面,Surface 3 是歷來首款能透過 microUSB 充電的 Surface 平板,雖然隨盒附送的充電器為 13W,但是假如沒有把它帶在身邊的話,還是可以用常見的手機充電器甚至是行動電源充電,只是充得非常慢,即使使用官方充電器亦需 3 個多小時才能由 1% 電量充至全滿。

而實體鍵方面,過往的 Pro 3 和 Surface 2 均把開關鍵放在機身上方的左邊,而音量鍵則放在機身左側上方,這樣的安排沒有可能令用戶混淆。可是,Surface 3 上的這兩個鍵均在機身上側靠左的位置,開關鍵在音量鍵的左邊,所以筆者間中會把開關鍵當成音量鍵,經常在看影片或聽音樂調校音量時不小心把螢幕關掉。不過要強調的是,上述混淆在很大程度上是習慣問題,因為筆者曾是 Pro 3 的長期用戶,適應了其實體鍵的位置,在轉用 Surface 3 定當需要適應期;但對於過往沒有用過 Pro 3 或其他 Surface 平板的用戶來說,問題則不會那麼嚴重,畢竟也有很多 Android 裝置把兩個鍵放在同一側。



Surface 3 還有一個規格是 Surface 系列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它是部配備三段式角度支架的產品(約 50 度、85 度和 115 度),比過去的 Surface Pro 2(下稱 Pro 2)和 Surface 2 還要多一個角度,所以螢幕可以變得更斜。雖然它的第三段角度並不及 Pro 3 的極限角度那麼斜(150 度),也不能如 Pro 3 那樣在指定範圍內自由調整角度,可是其實 Microsoft 在 Surface 3 支架的結構上加入了一個「彩蛋」,就是有一個隱藏的第四段角度,可令 Surface 3 像 Pro 3 那樣處於接近平躺狀態。Microsoft 曾在官方的介紹會上示範過,而在 Reddit 上亦有用戶指 Microsoft Store 的員工有親自示範,並指這是一個保護機制,防止支架角度超出官方設計之時破損。不過我們為免無法完整歸還借來的 Surface 3 給 Microsoft,所以並沒有親手試,而且既然 Microsoft 沒有把第四段角度納入官方宣傳品中,明顯地是因為他們不想大家這樣「操練」Surface 3 吧。


在支架的使用經驗上,在桌面使用時並沒有覺得 Surface 3 的支架角度有問題,如果大家的視覺是跟 Surface 3 較接近的話,那就建議採用第三段角度,坐得較遠的話則用第二段角度就足夠了。至於其「Lapability」(「可放在大腿使用性」)方面,基於支架的根本設計跟 Pro 3 一樣,而且在配合鍵盤保護套時重心仍然在裝置之上,所以我們在 Pro 3 評測中所提到的支架原生缺陷仍然存在,即在大腿上使用的問題不變,詳情可參考 Pro 3 評測中「Lapability」的部份。最後,它 1.37 磅的重量略為重了一點,要單手手持一段時間絕對會讓人感到疲累,理想的重量應為 iPad Air 2(0.96 磅)或是 Xperia Z4 Tablet(0.86 磅)那樣。


螢幕



Surface 3 比 Pro 3 便宜不少,雖然螢幕變小了,但是兩者在螢幕表現上卻是極之接近。Surface 3 擁有解像度為 1,920 x 1,280 的 10.8 吋螢幕,PPI 有 213,而 Surface Pro 3 的 12 吋螢幕解像度為 2,160 x 1,440,PPI 有 216,所以在視覺上根本不會有分別,只有較大和較小的分別而已。兩者在顏色表現上亦很相近,但 Surface 3 在顯示白色時會更白。



實體鍵盤保護蓋


Surface 3 版的實體鍵盤保護蓋在很大程度只是體積上的縮小,上面的按鍵大小依然跟 Pro 3 版的一樣,縮少的只有鍵盤四周的邊框和觸控板,材質均一樣。不過由於觸控版的長度和闊度均比 Pro 3 版少約 1cm,所以在上面以雙指滾動頁面的話,很快就會碰到邊緣,希望 Microsoft 想辦法把這項配件上的觸控板變得更大啊。

在按鍵的安排上,Surface 3 版只有 F1 至 F9 鍵之額外功能有小許變化,但日常必要的功能仍然存在。順帶一提,兩款實體鍵盤保護蓋均能用在對方身上,即 Pro 3 能用 Surface 3 的,而 Surface 3 亦能用 Pro 3 的,只是蓋上之後,覆蓋範圍要麼太大,要麼太小而已。






N-Trig 觸控筆



Surface 3 並不如 Pro 3 那樣隨盒附送 N-Trig 觸控筆,所以筆者發現在初始設定之時並沒有出現配對觸控筆的步驟。在 Surface 3 螢幕上使用觸控筆的經驗基本上一樣,分別只是畫東西時沒有那麼大個螢幕墊著手腕而已。詳情請參考 Pro 3 評測中「N-Trig 觸控筆」的部份。


連接基座



為 Surface 3 而設的基座其實也只是一個 Pro 3 版的縮小版,外觀風格是一樣,規格上只比 Pro 3 的版本少一個 USB 3.0 插口,其配備的插口包括兩個 USB 3.0、兩個 USB 2.0、Gigabit 乙太網絡插口、3.5mm 音訊輸入輸出插口、Mini DisplayPort、電源埠和安全鎖插槽。至於兩款能不能如鍵盤保護蓋那樣交換使用?當然不行吧,除了尺寸不合的問題之外,充電埠也插不下啊。


表現及續航力

3DMark06

3DMark11

ATTO
(硬碟最高速度)

Microsoft Surface 3(Atom x7 Z8700,Intel HD Graphics)

3,297

P454

146MB/s(讀取);
28MB/s(寫入)


我們所評測的 Surface 3 配備 1.6GHz Atom x7 Z8700(內置 Intel HD Graphics)、4GB RAM 和 64GB ROM。假如大家有留意 Surface 3 的官方規格配搭的話,理應會知道市面上的 4GB RAM 版必然配上 128GB ROM,此評測所用的裝置是 Microsoft 借出的「特別機」。不過容量多寡並不影響裝置的表現,就當它是一部普通的 4GB RAM 版好了。



它開機需時約 29 秒進入登入頁面,至於啟動 IE,在上面打開網站頁面的所需時間只有少許差別,Pro 3 的時間則平均快 1-2 秒,在日常的一般使用上分別極小。不過筆者亦試過以 Surface 3 來玩 Left 4 Dead 2,大多數畫面設定均需調至「低」,部份錦上添花的設定甚至要關掉才能順暢地運行遊戲。不過畢竟它只是用上 Atom 處理器,4GB RAM 對於現代 3D 遊戲來說也只是剛好夠用,所以在遇上太多喪屍(殭屍)之時始終還是會很卡,卡得難以瞄準。此外要留意的是,我們曾打算以它來跑 PCMark 7,可是軟體告訴我們因不能辨認出裝置所用的處理器和顯示卡而出錯,未能成功以 PCMark 7 跑分。

續航力方面,Microsoft 指出他們基於影片播放來測試 Surface 3 電池,測試之時除了連上 Wi-Fi 和關掉自動調整螢幕光暗之外,所有設定均為預設,最終測出 10 小時的續航力。而我們的測試則顯示其在 60% 的亮度(關掉自動調整)和連上 Wi-Fi 之下,能連續播放約 9 小時的 HD 影片;雖然不及官方數字,但已接近。而其在飛行模式之下的休眠耗電量大約為每 8 小時 5%。

總結


Surface 3 是一部價格而品質成正比的平板電腦。在做工和用料上均跟 Pro 3 一樣,礙於成本或是需要有產品差異性來吸引不同消費者的關係,所以沒有 Pro 3 那款能自由調整角度的支架,規格亦不及 Pro 3,但是 HK$3,888 的售格能得到文中所提及的體驗,對個人而言,即使不是物超所值也至少物有所值。在 CES 2015 之時 ASUS 推出了 T100 Chi,當然其憑簡單的外型和比原 T100 更佳的規格而吸引到筆者,本來還有買一部的衝動,可是在 Surface 3 出現,並比較過兩裝置的規格和設計之後便打消了買 T100 Chi 的念頭了。

對於平板來說 Surface 3 更有一個非常吸引之處,就是其支架了。絕大部份平板的先天缺陷就是在不靠 Smart Cover 式保護或是鍵盤底座之下無法站立,但 Surface 3(及其他 Surface 平板)卻有一個整合在機身的支架,正正是娛樂導向類平板所需的規格,因為用戶時常看影片或其他多媒體。更何況,Surface 3 在有必要時也能變身成為工作用的文書處理機,在多視窗多工上亦比對手平台 iOS 和 Android 有絕對的優勢。假如筆者要選購中價、能提供娛樂功能和在必要時作為工作機的平板的話,Surface 3 將會在考慮清單中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