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One M9 評測:市場導向的庸俗產物



大家放心,雖然單看標題像是經濟課的筆記標題一樣,但文章還是手機評測來的。改成這樣的原因是小編使用 HTC One 系列手機快要四年了,由 One X 至 One M9,回顧數代的手機都有各種驚喜,每一次換手機都有感到其獨特性。但對著 M9,不但沒有驚喜,更多了一分庸俗感。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大家有同感嗎?這問題不妨在跳轉後慢慢討論。


外觀

近幾年的手機廠商在設計到一個熱賣的手機外型之後,大多會按照同一個模子再作小修改以推出新產品。HTC 也不例外,在今年的 One M9 身上明顯能看到 M7M8 的影子,其實這也不是壞事了,能讓人一看過去就能知道是哪家出品,但不能分出是哪一代就是了。不過 M9 也有繼承 HTC 對手機設計細節上的執著,首先的是 M9 在設計上比前代更防滑,金屬是一種比較難有磨擦力的材料,所以在維持使用金屬機身之外,加入用以增加表面面積的凹槽。做法就是讓上、下兩片大小不一的一體成型金屬併合一起,中間的差異就成了能握緊手機的施力點(如下圖)。在借測的金、銀配色 M9 則是 HTC 在介紹時強烈推薦的雙色調工藝,這常見於奢侈品上的設計,的確能讓手機有與別不同的感覺;可是在這特殊工藝時卻會讓手機邊緣變得棱角分明,握機時會帶來不適的刮手感,幸好在使用一陣子之後就會習慣(咦?),還有在雙黑色是完全沒有這問題。另一件近年火紅的話題是藍寶石玻璃,這原本用在名錶錶面上的堅硬保護也有放在 M9 的相機玻璃上,不過小編缺乏挑戰它保護性的勇氣,不知道是否一如傳聞中的強悍。

在 M8 上被不少人挑剔的實體鍵佈局也有在 M9 上得到改變,把放在機頂的電源鍵也從善如流地放到音量鍵之下。可是這引起了別的問題,M9 的音量鍵竟然由長條狀改用了獨立按鈕,非常容易跟電源鍵混淆。雖然電源鍵上有著同心圓花紋作點綴和區分,但小編在使用時還是會不時誤觸音量鍵,這跟本是幫倒忙的例子。好吧!個人認為,其實 HTC 手機的電源鍵跟本不需要改到旁邊,因為它有加入 Motion Launch 的手勢操作,電源鍵的存在跟本只有關機時才有用。這部分最後要說的就是不停被人吐糟的「下巴」,其實因為小編對它完全不感冒,所以想要說的都不多,除非不再把 HTC 圖示放在手機上,否則即使圖示改放上面也會被人笑稱「額頭」。螢幕方面,HTC(卻)沒有跟隨市場潮流而改用 2K 螢幕,而是在 M9 上繼續沿用跟同樣 M8 一樣的 5 吋 1080p Super LCD 3 螢幕,更把它塞進在較短、窄(但厚一點點)的機身中。但兩者的表現截然不同,在色溫方面,M8 屬自然偏暖、M9 偏冷,導致亮度相近也讓 M8 在感覺上比 M9 光亮;而 M9 的顯示顏色較淡,所以成色不及前代討好。

軟體

HTC One M9 上的軟體可說是波折不斷,因為它的軟體還沒有調整至市售標準就在發表會後提供給記者試用,截至今天借給我們香港傳媒的才是正式的零售版軟體(但撰寫時還未正式上市)。而之前得到未完整版本的記者們當然會為了觀看數,把問題無限放大、借題發揮,尤其在相機部分和效能表現不停抨擊,不過這也是自作孽了。而小編所借得的零售版本則是幾經調整的 Android 5.0.2 加 Sense 7,所以再有問題也不能抵賴吧。回歸正題,有關 Android 5 Loilipop 的部分,相信不少人都已經透過陸續推送的升級而體驗到了,包括是預設以更佳操作體驗的 ART 模式和 64-bit 運算等效能強化,當然 Loilipop 那累贅的轉場動畫和過於先進的新通知模式也有加入到 M9 上。不過 HTC 始終都沒有把懸浮式來電小工具加入,讓小編每次在玩遊戲途中接到電話時都措手不及,有好幾次因此掛掉。但在 Sense 7 中也終於加入了在 LG 手機上有的自定虛擬導航鍵功能,使用者可以把所謂的「三層下巴」隱藏起來(下圖中),也可以加入關閉螢幕(下圖右)、自動旋轉等最多一個自訂功能。

預載的應用程式也是讓人關注的部份,除了因為「棒棒糖」的體積增加之外,愈加臃腫的應用程式也是讓內置容量捉襟見肘的原因之一。首先,因為 Android 5.0 原生在快速設定頁加入了手電筒功能,所以沒有了獨立應用程式;原來的 Sense TV 也取消了,直接使用 Peel 應用程式代替,平常不會看電視的使用者也可自行刪去。預載於 M8 的 Fitbit 應用程式也改成由 HTC Research 開發(?)的 Fun Fit,使用者不必特意購買問題頻生的 Fitbit 產品,而是直接使用手機就能記錄日常的運動狀況。另外也首次預載了獵豹的 Clean Master,對這來自中國開發商的應用程式不爽的朋友,當然可以刪掉它了(題外話一句,Samsung Galaxy S6 / S6 Edge 也有預載 Clean Master,但易名為智能管理器,不是 HTC 獨家的啊)。而 Sense 7 主打的 Theme 也是獨立存在的應用程式,這個加入了社群功能的主題自定工具,可讓使用者自訂包括主題顏色、壁紙、圖示樣式、鈴聲,甚至字型,雖然小編對這些美化工具是沒甚麼想法,但在瀏覽別人上載的主題也覺得挺好玩的。

另一個 Sense 7 主要賣點的 Sense Home(上圖) 則是以小工具形式存在,這已經包含在最新的 HTC Sense Home 更新之中的小工具,能夠學習使用者在家、工作中、外出三個情況下所用的應用程式,並會適時顯示。原意是為了讓使用者在不同情況下能馬上開啟需要的應用程式,免卻在雜亂的 App Drawer 中花時間尋找的不便,但對於行、走、站、睡都在打開那幾個應用的小編來說,Sense Home 都沒有比自己整理的文件夾好用;而且用了快要一星期,它都還未能正確提供我所需要的應用程式,學習能力有點低吧。另外,它在學習使用習慣之餘,還有兩個特殊文件夾:「下載」和「建議」,前者會把最近下載的應用程式集中顯示(像電腦上的下載資料夾),對於像小編一樣愛嚐鮮的朋友十分實用;後者則是會顯示由 HTC 提供的 廣告 建議應用程式,這比起 Sony 的 What's New 和 Samsung 的 Galaxy app 來得容易接受,因為可以選擇不顯示它。同樣已經下放到舊型號的新功能還包括新的 HTC Lock Screen,它會按照時間顯示不同的內容,包括在用膳時間前由 Yelp 提供餐廳建議和日落時間。但因為在香港的 Yelp 資料庫實在不夠本地化,幾次顯示餐廳都離開小編身好十幾分鐘車程,所以完全不實用。

整個 Sense 7 最讓小編不滿意的新軟體就是以 TouchPal 為預設鍵盤引擎(上圖中、右)。它改用了非常不好用,但成為主流虛擬鍵盤佈局的孤島式設計。這設計在虛擬鍵盤上是個惡夢,因為在本來空間已經不多的螢幕上還要預留空間加入鍵距,讓使用者手指踏空、誤觸的機會大升(所以小編在使用 Galaxy Note 4 時都不打字,直接寫)。而且在併合式鍵盤時(上圖左)的高容許度輸入方式也不見了,因為在之前的 M8 上使用倉頡 / 速成輸入法,即使選錯中間一個字碼也會在候選字列上出現原來想要的字。另外,滑動式英語輸入時常失靈,尤其在使用系統應用程式時更時常沒反應。還我 Swype 好嗎?

在音效軟體的部份,HTC 在失去 Beats Audio 「加持」之後一年,找來了近年不斷出現在 Android 智慧型裝置的 Dobly。相較前者,新的 Dobly 音效在開關以外,還提供著音樂模式和影院模式。這也難怪,因為他們最有名的多聲道立體聲技術,主要是為了帶來澎湃戲劇效果。說實話,要求這相距不遠的雙聲道揚聲器營造影院級立體聲,除非把手機放到非常近或非常大聲(但這又會對眼睛和耳朵帶來傷害),再配合有相關影片情節才會有效果,否則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聽音樂時可以選擇開啟音樂模式(下圖左),雖然在聲量方面比 M8 低,但左、右聲道的分離感比較明顯,尤其在播放演唱會版本的歌曲時更突出。只是音樂感方面卻比前代減少,不太像聽音樂,所以我都寧可關掉音效強化。


在以 Fostex TE-07 入耳式耳機試聽時,M9 會提供不同耳機聲效模式選擇(類似 M7 時的做法),包括:耳塞式、耳道式、Pro Studio 和其他(上圖右)。在四種模式下,小編比較推薦使用「其他」,因為前三者的音效雖說有不同程度的調音,但結果都會讓音場非常窄,使得聽起來非常焗促(當然關閉音效強化的效果更好)。聽感方面,在播放過張學友的醒著做夢,音樂之旅 Live 演唱會版的月半彎、張敬軒的青春常駐、A-Lin 的最後晚餐(全為 WAV 格式),發現在關掉 BoomSound 時的高音不突出、低音乏力、人聲被音樂蓋過,差點要說句不堪入耳;但開啟 BoomSound 和普通模式後,低音明顯有力很多,但人聲依舊在後方。所以在聽賣點為唱功的歌曲時就免了,如果說是播放亂颷高音、唱山歌似的聲音時則可以試試(友人推薦用來播放我是歌手 / 中國好聲音會有不錯的效果)。而近年不斷被吹捧的 Hi-Res 音樂檔也能順利地在 M9 上播放,雖然播放質素不及專門器材了,但也不怕下載後不能播放。

相機

M9 的相機,是最讓人感到可惜的部分。為了更容易下廣告的高畫素和 4K 錄影,放棄花了兩年時間宣傳 UltraPixel 相機足以勝任主相機的努力,改用了不擅長的高畫素感光元件。雖說他們從去年已經開始主打 Selfie(自拍),把前置相機增強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也不代表主相機要去挑戰力不從心的二千萬畫素領域,更把前代「震驚」市場的 Duo Camera 拿走。其後果就是 HTC 在首波城市上市前,都未能處理好新相機元件的影像處理軟體,更讓不少評測所拍出來的範例照一塌糊塗。最後,更不惜以推遲上市日來換取更多的調整時間。而成品就變成了小編手上的最新版本軟體,希望成像能夠符合看官要求吧。


HTC One M9


Samsung Galaxy Note 4

在圖集和比較圖中可以看到,M9 的日拍其實並沒有問題,能夠應付一般使用。但來到低光環境則變得一塌糊塗了,在鋼鐵人相片中可見,在細節和立體感方面,M9 的 20MP 相機(上圖左)比不上只有 16MP 的 Galaxy Note 4 (上圖右);後者在放大後仍能看到紋理,前者的銳利度較低,成色更有泛紫問題。不過這缺點也能在檔案大小上略知一二,因為 M9 的 20MP 相片只有 2.4MB 大,而 Note 4 的 16MP 相片卻有 4.8MB,這可能是因為降噪過於進取,把細節大多被抹平為色塊,讓檔案變小。其實也要感謝 HTC 讓「畫素等於畫質」的迷思完全打破。(點選圖片可到 Flickr 觀看原圖)

HTC One M9

Samsung Galaxy Note 4


HTC One (M8)


HTC Desire Eye

至於手持夜拍方面,Note 4 的成色偏灰、M9 偏紫,最準確的竟然是友人的 Desire Eye,其次是 M8;在光差大的地方,如燈泡附近,可見用回一般大小畫素感光元件的 M9 減少出現前代因 UltraPixel 吸光過度而出現的光暈問題。但畫質方面,四者只有 Note 4 和 Desire Eye 的相片在放大後能看,M8 和 M9 的相片都變得「血肉模糊」。如果單比較 M9 和 M8 的相片,雖然兩者都是也是糊糊一片,但吸光較多的 UltraPixel 反而讓整張相片更「清楚」。(點選圖片可到 Flickr 觀看原圖)

相機特效

談過讓人氣憤的相機以後,就玩一下在 Sense 7 新增的各種後製特效。在新的相片編輯工具中,除了在前代已經有的美顏、文青濾鏡、魔法特效、人面融合和塗鴉之外,新加入的有雙重曝光(上圖)、萬花筒和線性插圖。咦,為什麼不見了 UFocus、前景、3D 等特效?因為移除了 Duo Camera,所以連新的散景模式都是假假的模擬效果。但新的特效好玩嗎?比較耐玩的是雙重曝光和萬花筒,因為這要求使用者的拍照和美感。但所有的新特效都能在 Google Play 上另覓代替品,所以獨特性遠遠不及從前。無論如何都想要 Duo Camera 的話,就要去中國入手一台 M9+ 了。

效能

效能又是另一個鬧得滿城風雨的部份,因為 Qualcomm Snapdragon 810 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已經有著過熱問題,加上國外傳媒更有稱搭載它的 M9 異常的熱。到底在這台市售版本的 M9 會有如何的表現呢?根據小編在使用過 M7、M8 和同為使用 S810 的 LG G Flex 2 的經驗,金屬機身的手機的確會比較容易感受到手機的升溫;比較兩台同為 S810 手機,M9 的發熱情況也比 G Flex 2 的來得常見,而且更有升溫至手掌承受不了的情況,但實際升至多熱則未有儀器測量。發熱情況主要出現在關掉省電模式下玩遊戲、看影片和作效能測試時,而開啟省電模式後則較少出現嚴重發熱。

能帶來如此「火熱」的硬體配置當然不會太差,M9 除了用上 S810 64-bit 處理器,還有 3GB LDDR 4 RAM、為了對應「長大」的 Android L 而把最低內置容量提升至 32GB、內置 2,840mAh 電池、支援 Cat.6 LTE 和 藍牙 4.1。對比前代的 2,600mAh 電池,M9 的電量稍有上升,所以在標準續航力測試中有兩小時的延長,在日常使用也能做到一日一充的效果。效能測試方面,相比同用 S810 但只有 2GB RAM 的 G Flex 2 高上不少,實在讓人驚喜。小編有點期待把它跟 Samsung Galaxy S6 / S6 Edge 比拼一下。

HTC One M9

G Flex 2

Galaxy Note 4

Quadrant 2

31,390

22,743

23,842

Vellamo 2 HTML5

3,005

3,613

4,163

SunSpider (ms)

833.1

1,126.6

952.2

CF-Bench (native score)

58,590

42,084

58,841

電池續航力標準測試

10:10

7:50

11:12

SunSpider: 分數越低越好 / 使用 Chrome 瀏覽器


總結

走獨特的路從來都是不容易的,在這飽和得幾乎溢出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更是一條修羅之道,可是 HTC 在過去兩年的旗艦系列 One 系列手機都勇敢的走上這路,結果當然是把瀕危的公司帶離鬼門關。而來到今天,小編原本非常期待的 HTC One M9 能夠如何連續三年帶給我們驚喜,但看到成品之後,洩氣了。在前兩代的 HTC One 手機身上,雖然也有放入跟各大品牌幾乎沒差異的硬件規格之外,仍然能在相機和軟體上都加入獨特且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功能。可是這台 M9 的感覺,就如俯拾皆是的旗艦機種,只有追求硬體上的更新,偏離 One 原來的獨特性。即使 HTC 不停的在強調何等高級的珠寶石級工序,但面對著今天的 M9 就只會覺得它是一台為了迎合大眾口味的庸俗產品,也像俗不可耐的土豪名牌一樣,叫人提不起勁。這樣贏了噱頭,輸了產品,值得嗎?最後只能憑歌寄意,懷念過去的 M8:「祈求舊人萬歲,舊情萬歲,別隨便老去」-- 張敬軒,青春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