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到底好不好用?iRobot Roomba 880 小評測



每次一說到「家用機器人」,通常第一個閃過腦中的畫面,就是個在掃地中的人形機器人。這想必是因為所有的家事中,清理通常都是最花時間、最累、也最想丟給機器人來做的一個吧?其實掃地機器人並不是個夢想,而且雖然不是人形的,但其實已經存在很一段時間了。做掃地機器人的廠商中,最有名的大概非 iRobot 的 Roomba 莫屬,從 2002 年發表第一台 Roomba 到現在已經有 13 年做掃地機器人的經驗。

為了親自體驗一下現代掃地機器人的能力,小編向 iRobot 商借(機器是由台灣代理商來思比科技提供)了一台 Roomba 880 來協助過年大掃除的工作。Roomba 880 是第三代的機器中最高等級的一款,除了配備有 AeroForce 風動渦流強力吸塵系統和內建的預約定時之外,還有虛擬牆/虛擬燈塔系統,方便控制大坪數房子的打掃。不過這些都是紙上的功能,真的開動電源後的表現如何?讓我們看下去吧!

它其實不是超級聰明


雖然說第一個副標題就放這個好像有點過份,但我想這應該是所有人第一次看到掃地機器人都會很好奇的一點。和一般人想像的不一樣,iRobot 系列的機器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完全是半隨機地用螺旋移動加碰撞後轉向,最後沿著牆走動這樣的邏輯在清理著。由於第三代的 Roomba 比前輩們速度要快不少,所以在 880 的「鼻子」上有個 360 度的紅外線攝影機,協助判斷前方障礙物的距離,在快撞上前減速。正是因為它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而且完全靠碰撞來移動,從我們旁邊人類的角度來看,有些掃過的角落在沒電前可以去個四五遍,也偶爾會有比較窄的過道(像客廳沙發和茶几間)會被忽略掉。

過年期間有親戚朋友來拜訪,自然叫 Roomba 出來轉個兩圈是免不了的。小編發現大部份的人看到 Roomba 的動作,都會情不自禁地「操弄」它,擋在它已經掃過的地方前不讓它過去,或是把它趕去還沒掃過的地方。或許下一世代的機種會在定位和尋路方面更聰明,但目前的 Roomba 真的只是憑著「本能」在亂轉而已。

不過話雖這麼說...

它可以掃得蠻乾淨的


聽起來有點矛盾?其實不會。雖然基本上在亂走,但 Roomba 還是有它轉圈的一套方法,真的完全放著它不管的話,在沒電之前,差不多一間室內 25 坪大的房子,大部份的地方都能走上至少一遍沒問題的。以小編家來說,扣掉廚房、廁所等不要它去的部份,大約 18 坪左右大小的空間可以在一個小時出頭完工,有時候甚至還不會用到沒電呢。

Roomba 880 雖然已經是系列當中最高檔的一款,可以自動偵測地毯、木頭或磁磚材質去調整吸頭,但畢竟它還是吸塵器,對於地毯式的軟地板效果最佳;而台灣常見的地磚式硬地板大概只能把懸浮的粉塵吸乾淨,如果是黏在地板上的髒汙就比不上拖地乾淨了。

在這方面,iRobot 也有推出 Scooba 系列的產品,基本上就是帶拖地功能的 Roomba。很在意房間要有拖過地般的閃亮的話,可以參考看看這個囉。

家具的設計和擺設很重要


不意外的,Roomba 對桌腳、椅子之類的完全沒轍。比較好的狀況,就是完全被擋在餐廳的桌椅腳「叢林」前不得而入,那就是要稍微自己動手一下;稍微差一點的是其實前面是可以通過的,但只是因為撞了一下桌腳,就漏了一大塊區域沒拜訪到(像上面說的茶几和沙發間)偶爾碰到這種情況時通常過一段時間再繞回來的時候就能順利進入。

但最糟糕的,就是家具剛好夠寬讓它可以進入,但又沒有寬到它可以出來的狀況 -- 小編家就有一個矮几四腳間的寬度大約是 Roomba 880 直徑的 1.5 倍上下,結果 Roomba 進去之後,無論怎麼轉向都會撞到某一邊的腳,結果被困在裡面,直到求救為止。

這種狀況可以說是意料中的事,想購入 Roomba 前也要看看家裡的擺設對它友不友善喔!

用「牆」和「燈塔」控制掃地的範圍

隨著 Roomba 880 的盒裝而來的,是兩個可以在「虛擬燈塔」和「虛擬牆」的功能間切換的無線發射器,靠普通電池來提供電力。在 Roomba 啟動前,會先透過 RF 與它們聯絡,兩種模式中虛擬牆比較好解釋,如果放在走道的邊上的話,就會在其前方形成一道虛擬的屏障,控制 Roomba 不通過。虛擬燈塔則是放在房間門邊,讓 Roomba 得以對不同的空間畫出界線 -- 每一個有虛擬燈塔的房間 Roomba 都只會進去一次,在它覺得清掃滿意後,一旦離開,就不會再踏入有燈塔的隔間內。

實際使用上的效果就如同說明一般,對於控制 Roomba 別在主臥室裡混太久很有幫助,只是燈塔畢竟不是個固定的東西,放在門邊、牆邊偶爾會不小心踢到,有可能需要專門在打掃時為 Roomba 把它們設置好,掃完再收起來就是了。

要小心地上的零散物


最後,在房子交給 Roomba 打掃前,可能地上的零散物還是要收拾一下。這當中最有可能造成問題的,是橫過走道的電線 -- 當 Roomba 滾過線的角度不對時,有時候會把線勾到肚子底下,然後拖著跑一段距離。第三代的 Roomba 有設計自動倒轉刷頭,將電線重新「吐」出來的能力,所以目前是還沒有碰到 Roomba 把線完全卡住的狀況,但一開始被卷到的電器重量比較輕的話,確實還是有一點點把它翻倒的可能。

另一個讓 Roomba「玩」得很開心的,是門口排成一排的拖鞋。因為拖鞋的厚度剛好可以被 Roomba 頂著跑,但又沒有重到會被壓過去,所以它一掃到那裡,就把拖鞋衝的一團亂。像這樣的地上零散物,可能還是要事先收好,才不會增加 Roomba 工作的困難度呢。

它會說中文、維護起來也不困難


最後,講一下 Roomba 880 的其他功能。它可以選擇語言為中文、也可以單獨設定一週當中任何一天的打掃時段。舉例來說,可以設定分別在每週一、三、五的早上九點、十點、十一點進行打掃,但一週的同一日時間要是固定的。


清理 Roomba 的時候,按下屁股上的一顆按鍵集塵箱就會彈出來,直接拿到垃圾桶倒掉就好了,維護起來相當的簡易。

沒時間打掃?有個幫手總是不錯的


看著 Roomba 在家裡跑了這麼多天,確實是有發現不少原本沒想到的問題。特別是無論香港、台灣的房屋格局都傾向於狹小,許多家具間的空隙會讓 Roomba 難以進入,或是房間的格局讓 Roomba 容易有死角。但話雖如此,對於長輩自行居住、或像單身上班族或是雙薪家庭等工作忙碌的人來說, Roomba 可以讓你不用把難得的閒暇時間花在清理上,或許頂多就是把餐桌底下、或是房中比較難到的角落掃一下就好了,剩下的就都交給 Roomba 就可以了。

以這個角度來說,Roomba 還是足夠勝任的,只要了解 Roomba 的限制在哪裡,家裡有個機器幫手果然還是非常方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