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圖書館藉由破壞 CD 來尋找拯救它們的方法


你的櫃子裡面,還保存著二、三十年前辛辛苦苦收集來,但已經多年沒碰的 CD 嗎?現在再把它們放進播放機裡,說不定已經讀不到囉!這是因為 CD 的設計其實本來就是以方便量產為優先,而不是保存,所以除非在非常理想的保存環境下,不然許多最早期的 CD 現在都已經瀕臨使用期限了。但怎樣才是正確的保存方式?什麼樣的 CD 又是處在最大的危險中呢?為了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美國國會圖書館向民眾募集不要的 CD 做破壞性的研究,看看不同廠商、不同年份的 CD 間,究竟是有什麼因素,會讓 CD 更容量受損。一些最簡單的發現,包括:

.CD-R 因為用的是有機染料,比金屬的商業壓製 CD 壽命要短很多。
.CD 一般人都會非常小心資料面不被刮到,但其實更危險的是有印字的那一面,因為資料層就在印字之下,幾乎沒有保護的,不像讀取的那一面,有厚厚一層塑膠 。
.所以如果拿的時候不是拿中間的洞,而是有碰到印字的一面的話,會特別快氧化。
.同樣的,如果在印字的一面用麥克筆寫字,貼標籤的話,也會讓它加速損壞。
.但也有發生同一年生產的同一張 CD,兩個實驗品一個在實驗後完好無缺,另一個完全損壞的事,所以還有很多的未知之處啊!
.DVD 比 CD 更危險,因為資料密度更高。

總而言之,國會圖書館的研究還在持續著。但另一邊,如果各位讀者有時間的話,快點把收藏的迷片影片、音樂救一救吧!不光是資料的遺失,事實上現在配備光碟機的筆電、桌機也愈來愈少了,就算不是媒體漸漸損壞,媒體讀取的媒介沒了,一樣是完蛋喔!

經由:Engadget
引用來源: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