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 3 評測


說到小米手機 3(下稱小米 3)這部手機,都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 -- 由去年九月發表時宣佈有 Tegra 4 和 Snapdragon 800 版本、到被發現 Snapdragon 800 版本不配備 LTE,再到其在香港以 HK$2,559 上市,不經不覺原來經過了接近半年。現在它是上市了,評測機也來到我們的手上了,那麼到底隔了這麼久,它和最新發表和推出的旗艦手機相比還有沒有優勢?沒有 LTE 的影響又會有多大?讓我們在跳轉後的評測中娓娓道來。

設計做工


評測影片


簡單點說,只要有把玩過前一或兩代,甚至是紅米手機也好,當把小米 3 拿在手上,應該都不難發現其和之前機款的不同之處。雖然說由第一代擁有米鍵,到第二代取消了,然後這代連可更換背蓋和電池的設計也刪掉,但也可以感受到,其設計和做工都一直在進步。小米 3 拿起來頗為紮實,機身左右造成圓弧,讓手機不致於壓手,而正面看上去的方正設計也顯得大氣。機背平整而簡潔,只有鏡頭和品牌低調地放在上下部分。

不過,雖說整體設計很不錯,但要批評的話還是有缺點的。首先是既視感的問題,在外觀耐看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小米 3 有其他機款的影子。雖然一時之間很難說出它像什麼手機,但翻查一下資料,就可以得出 Jolla 的名字。正面看去兩機都是完全方正的設計,也在機邊做了圓弧處理 -- 只是 Jolla 有兩份,而小米 3 有一份而已。

另外一點感覺不太好,但不能完全算是缺點的,就是其 5 吋 1080p 螢幕邊框實在比較粗,讓手機的寬度達到和 Sony Xperia Z1 非常接近的 73.6mm,如果大家手上的是擁有亮面塗層的白色機的話還好,但如果像我們手上的銀色機,其霧面塗裝加上圓邊設計的話,卻成為非常滑手的組合了 -- 只是這個很粗的螢幕邊框,卻同時讓使用者在單手持機,使用大拇指操作時,下方的肌肉不會很容易誤觸到螢幕。

系統


作為小米的手機,小米 3 當然有配備廠方最新版本的 MIUI v5。這個現在是基於 Android 4.3 的系統,和以往的分別並不會很大,所以要上手也可以說是沒有難度。當然,這代表其新功能並不會很多,但作為吸引使用者升級的手段也是不錯的。鎖定螢幕上依然有三個滑動解鎖的捷徑、而小工具的支援也仍然欠奉。主介面使用無程式列表的方式,但和之前的手機相比,預載的第三方 apps 明顯少了 -- 其實是接近沒有 -- 有的只是大陸手機一般都會內建的安全服務。當然,這寫服務在某程度上都是必要的,所以不算是什麼多餘功能就是啦。

設定方面,小米 3 和往常一樣,分為較容易使用的常用設定和一般的全部設定兩頁。不過相比上代,這次小米 3 總算將 NFC 功能補上,而顯示設定中也可以看到加入了手套模式,方便使用者在冬天使用。通知列的設定基本上和上代一樣,但和一般 Android 不同的是,要展開特定通知不能只用一隻手指,要用多點觸控下拉才可以;而網絡商名稱除了可以自行設定是否顯示外,也可以選擇顯示個人化內容。系統方面最後要說的,大概就是將一直大獲好評的 root 權限(僅限開發版系統)和不同的安全功能預設整合在安全中心內,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將不同功能放到桌面,這樣主介面的空間又簡潔一點了。

效能電力

小米手機 3

Nexus 5

Galaxy Note 3

Xperia Z1

Quadrant 2

21,997

8,346

19,728

20,900

Vellamo2 HTML 5

2,975

1,371

2,873

2,886

安兔兔

34,412

22,719

32,463

33,682

SunSpider 0.9.1 (ms)

682

743

590

726

CF-Bench

34,334

16,133

35,245

35,008

電池續航力

6:17

6:54

8:50

6:19

SunSpider: 分數越低越好


作為一家以系統製作起家的公司,我們對小米 3 的效能是很有信心的 -- 而在使用過之後,得出的結果也沒有相差很遠,手機整體的效能很不錯,操作流暢,過場的動畫也調整得很好,只是這些動畫雖然流暢,但也顯得有點慢,直接令爽快感扣了分,幸好使用者還是可以透過啓用開發者設定,再選擇將過場動畫加速至 0.5 倍來解決。電量方面,小米 3 也顯得很可靠(當然沒有 LTE 支援是原因之一),一天下來聽聽歌、同步和即時通訊全開,看新聞和上網各 15 分鐘再用用其他的 apps,通話不多的話其 3,050mAh 電池用上八九個小時才耗去大約 60-70%,所以一般用個一天是沒有問題的啦。

相機


測試影片


硬體上,小米 3 的相機和主流的旗艦手機相若,都是是用 1,300 萬像素的主相機,但這次廠方就為相機加入了一點進階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快門,速度最慢為兩秒。配合達 3,200 的感光度,基本上大部分的環境都可以輕鬆拍攝了 -- 前提當然是要使用腳架,或者有東西讓手靠住啦。至於在這極端條件下拍攝的相片,而手機的標準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當然不要期望 100% 放大後還可以裁剪使用啦。另外,在進階模式中除了快門外使用者除了預設的數個場景外,還可以自定白平衡,不只是以拍照的方式自定,連色溫也可以自行調整,是我們第一次在手機上看到這種設定,比 Nokia Lumia 系列有過之而無不及呢。最後,如果大家不習慣太多功能的話,也可以選用相對少一點選項的簡易模式啊。

同期對手


規格上,小米 3 使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00 MSM8274AB 2.3GHz 四核心處理器、2GB RAM、16GB 內建儲存、3,070mAh 電池、5 吋 1080p IPS 螢幕等等,看上去這樣要賣 HK$2,599 是非常超值的。以同級對手來說,我們可以找到售價最相近的大概就是 Nexus 5 了,除了電量只有 2,300mAh 以外,其他規格大致相同,而售價為 HK$3,198 -- 等等,人家可是有 LTE 支援的啊,所以整體來說兩機的籌碼是很接近的,所以電量減低,但增加了 LTE 支援,加上 LG 生產和 Google 親生兒子,也就是原生 Android 以及首批升級的光環(還有相對沒那麼缺貨)是否值得使用者多付 HK$600,這點就要使用者自行決定了。其他現售價相若的競爭對手還有 LG G2 的水貨版本、Lenovo Vibe ZAsus New Padfone Infinity 單機等,都已經有 LTE 支援,而以我們實際使用來說,這一點的分別是頗大的,在處理大量數據的等候時間真的短很多呢。

總結


由接近三年前的初代小米手機,到現在的小米手機 3,我們一直都在看着小米這家公司成長,也看着他們的手機進步和改變。以系統來說,小米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在手機推出前,他們就已經在這方面耕耘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以個人來說,小弟就是初期使用者之一)。至於硬體方面,由小米 1 的半透反射螢幕、米鍵和石墨散熱膜、二代以單手操作為中心的 4.3 吋螢幕到這一代,廠方在外觀設計上的進步是明顯的,這點由我們將手機拿起來的一刻就明顯的感受到了。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也看得出在硬體上,小米是在向主流靠攏的。雖然以市場的角度,這樣做是無可厚非,但眼看一家願意在設計上創新的廠商走向主流,還是少不免有點感慨啊。

最後就是行銷方面了,由開始到現在,廠方不論是任何產品,都使用了飢餓式行銷,以累積需求的方式,在積聚人氣的同時確保不會有太多剩餘貨量。這樣做雖然不算是壞事,但其反噬作用也慢慢浮面了 -- 開始有不同的聲音,對其炒作人氣的宣傳方式有所不滿。雖然不致於直接影響銷量,但對品牌形像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在已經累積了不少使用者,公司也有一定規模的現在,也許廠方是時候考慮一下,用更實際的方法,去穩定地擴大市佔率,同時提升品牌的形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