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觀點:IFA 2013



IFA 2013 的正式展期還要繼續到 11 號,但對我們來說已經差不多到了收尾階段了。之前我們固定會去跑的大展有偏重新品的 CES、偏手機的 MWC、偏零組件和 ODM 的 Computex、以及偏技術的 CEATEC,但 IFA 和這些的感覺都不太一樣,反而是以家電為主的一個展覽。但因為 IFA 在秋季展開,正好是各大廠佈局聖誕消費季的時候,所以近幾年來 IFA 有愈來愈重要的趨勢,Samsung 和 Sony 今年更是一同發表了多款重量級的產品。想必在未來的幾年中,IFA 還會有愈來愈重要的地位吧!

今年前往 IFA 的編輯是敝小編 Andy 和 Stone,繼續閱讀裡是我們對今年 IFA 的一些看法囉!

Andy

如果要選出今年 IFA 最重要的單一產品,那大概非 Sony 的 QX 系列無線相機莫屬了。在概念上這只是很小的一步躍進 -- 支援 WiFi 功能的 Sony 相機本來就可以直接連 Playmemories 進行遠端操作和照片傳輸,但 QX 因為完全依靠手機才能使用(不然就真的是抓瞎了),在實際使用時,你不會把它當成相機來看待,而更像是手機的附屬品,一個當你需要好畫質或夜拍的時候,會拿出來使用的東西。基於這樣的理由,兩支 QX 當中,小編反而比較喜歡 QX10,因為它的體積小得多,而且高倍望遠的能力是手機鏡頭所欠缺的。相較之下,QX100 稍顯臃腫,雖然勢必會有更好的畫質,但無論是裝在手機上還是拆下來,都不是一個很方便的東西。終歸來說,這是一個測試消費者反應的初代產品,以 Sony 微型化的能力和習慣,應該接下來幾代會看到更薄,更特化的產品才是。

另一個 IFA 上的焦點,是 Samsung 的 Gear 智慧型手錶。實話說,智慧型手錶這個東西有也相當的歷史,Samsung 既不是第一個推出,也沒有端出什麼特別的功能,只是以 Samsung 的市場定位,加上 Apple 將推出 iWatch 的傳言,讓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智慧型手錶上了而已。在小編的看法中,Samsung -- 和目前市面上大部份智慧型手錶 -- 所走的「智慧型手機伴侶」方向有待商榷。目前看到的產品,基本上就是在手錶裡做一個小型、閹割過的手機而已,不僅速度不快、同時因為螢幕尺寸小的原因,幾乎沒有一種操作能比得上手機的。難道我們真的到了連把手機從口袋裡掏出來都不願意做的地步了嗎?在小編看來,這樣的智慧型手錶使用方法,是錯失了重新定義穿戴行動裝置的大好機會 -- 手是人類用來與世界互動的主要工具,而手錶處在這麼有利的位置,應該也要多一點互動的功能才對。透過 NFC 開門、NFC 付款、讀取二維條碼... 其實結合網路(透過手機)和手錶能做的事是很多的,反而把手錶當成手機用,是最沒有想像力的一個吧。

最後,我想特別提一下 Sony 的 Fit multi-flip 系列筆電。在目前,觸控筆電已經算是相當地普及,像華碩的 VivoBook 就是一個從大到小全系列都觸控化的筆電系列,但平板/筆電兩用的變形產品大致上仍然是被限制在中高階的範圍,而且通常只有 11 吋或 13 吋兩種大小選擇。Sony 的 Fit multi-flip 一次提供了 13、14 和 15 吋的選擇,同時還有 11 吋正在開發中,可以說是第一個全尺寸都有的兩用筆電/平板家族。當然,Fit multi-flip 目前都還沒有售價資訊,但從 Sony 近來的定價策略來看,很有機會看到相當誘人的價格出現。這部份就只能等時間來給我們解答囉!

感謝大家收看我們的 IFA 報導,接下來 TGS 見囉!


Stone

說到今年的 IFA,最吸引的自然是 Sony Cyber-Shot QX10 與 QX100。這兩款產品的突破點在於跳出了大眾對相機的既有印象,讓我們重新認識相機,也很好反映當代科技界的風潮。來到今天,科技產品已經不能單純的根據功能而分類。QX10 雖有 Cyber-Shot 之名,但以一般的相機看待之,則嫌其功能太簡單;若以手機配件看之,則足以補手機的缺點。若把它與 Xperia Z1 搭配在一起的話,看起來又有點像其他的 Android Camera,所以要如何把 QX10 / QX100 分類,實際上是一件痛苦的事。當然,想要政治正確的話,把它歸類在相機系統肯定沒錯,只是世界上很多東西並非二元分類,還有很多灰色地帶。

如斯的情況在今年的 IFA 上特別容易看到,Galaxy Gear 好像是一款創新的智慧型手錶,配備鏡頭、通話及內置不同應用等功能,從規格列表上很吸引,只是它看起來卻又跟 Sony SmartWatch 2 屬於性質相同同的產品。特別是沒有防水功能,沒有著重運動的紀錄讓它看起來還是有技術而無賣點,雖說長了智慧,但與 Jawbone Up、Nike+ FuelBand 等比較起來卻又欠缺實際,說它是能獨立運作的智慧型手錶沒有錯,但沒有手機的輔助,這一切卻又不太現實。

走過 IFA 的 28 個展館,最吸引與現實的反而是地下的家電樓層,它們看起來都沒什麼特別,還是那樣的洗衣機、吸塵機、風筒與攪拌機,但科技含量一點也不比我們熟悉的電腦、手機、相機低。一樣是馬達,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調較下,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家電,更能成為女生愛用的潔面刷,方便我們的生活。也許我們在追求更快、更強、更省電以外,還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到底該如何應用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好一些。凡事都有盡頭,當科技發展到達一定的程度,如何善用,如何融合才是新的道理。今年的 IFA 展現出如此的面貎,把一些既然的科技元素改良,重新包裝,賦於它新的功能與用途,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過去經常給予我們驚喜的蘋果是否有這樣的舉動,又或其他廠商能打開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