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保處對市售行動電源大抽檢:多數最大放電容量不及帳面規格七成,無牌產品安全性堪慮

提供各位出門在外電力支援的行動電源,在近年來也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流行,而成為許多人人手一顆的周邊產品之一。但應該不少人都曾有過懷疑,為什麼很多行動電源的充電表現,似乎並沒有帳面上動輒上萬 mAh 的那樣「威猛」。台灣的消費者保護處這次就直接抽檢了,來自實體 / 網路通路眾多廠牌(包括無牌的)的行動電源產品,在這次的調查發現,被抽檢的二十款行動電源產品中,竟然沒有一款是完全通過各項檢測標準的(驚)。

在這次消保處抽檢的廠牌列表中,其實不乏知名廠牌如 Sony、飛利浦、Gigabyte、PAPAGO 等,但這些產品在實測後的最大放電容量表現上,卻只有兩款達到 70%(最大放電容量 / 標示額定容量)左右的實際表現,甚至直接將額定容量幾近折半在 60% 以下的就有 12 款,更別說還有一款電力通公司帳面規格為 18000mAh 的行動電源,竟只有不到 30% 的最大放電容量表現(18000mAh vs 5123mAh 這...)。但糟糕的是,消保處並沒有把究竟測試的是 cell 的最大放電容量,還是整個行動電源的放電容量說清楚。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這樣的數字實在是太難看了一點,而如果是後者的話,還要考慮到升壓時的能量耗損,其實有 70% 的轉換效率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那些低到 50% 以下的,怎麼看都有偷工減料的嫌疑啊,畢竟,即便升壓轉換效率再低劣,應該也不至於會到這樣誇張的境界吧。

撇開前述的問題,之所以讓這次眾大小廠都中箭落馬不符規定的主要原因,是全部的廠牌都沒有標上「可充電鋰電池」的清楚中文標示,甚至有標上請回收字樣的產品也僅有 5 款,可見廠商多數都忽略了這方面的消費者基本權益規定。而在這次抽檢中最誇張的,應該要屬一款無牌、無型號,僅標示著 5000mAh 的行動電源產品了 -- 它在標示、絕緣與配線、單電池組成、外部短路、自由落下與額定電容量這六項規定中,都全數不符合規定,所以很可能在不小心碰撞之後產生問題 -- 感覺買了的朋友真的要人品很好才能相安無事(不過就算相安無事,它實際上還是沒辦法充到超過額定電量的一半...)。

廠商回應方面,忽略一些根本無業者資料的產品... 據自由時報的報導,PChome 已經撤下了不符規定的產品,至於 Sony 與飛利浦則表示會主動聯繫消保處進行瞭解之後才會做出回應;至於同樣也被點名的 Gigabyte 則是建議主管機關可以建立統一的測試方法,之後便會遵循進行改善。對此,筆者必須要說,這種產品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雖說一些大廠牌還是因為某些原因登上了不合格的行列,但至少在安全性上看起來還是比較保險一些囉。更多的檢測報告各位可以在引用來源中找到 -- 各位可以看看自己手上的產品是否也在這次的檢測行列當中。


經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
引用來源:消費者保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