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包」talk:相機 x 手機之終極方案狂想曲


過去數年,不時看到有朋友說手機攝影將取代卡片型 / 入門級數碼相機,這雖然不會是短期內的事,但看來還是很可能成真的。畢竟智慧型手機雖然質素相比相機有所不及,但可以和操作系統及網絡結合,透過不同的 apps 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即使數碼相機可以使用 Eye-Fi 卡或內建 Wi-Fi,甚至加入 Photo apps 等方案,但論可能性始終不及動輒十萬個 apps 的智慧型手機。亦因為如此,最近我們就看到一些相機 x 手機的產品,不論是由電話起步的 Nokia 808 Pureview 還是由相機設計出發的 Samsung Galaxy CameraNikon S800c,都希望可以爭先搶到這個未開發的「灰色市場」-- 只是,小弟大膽說句,以上提到的三件產品,都不能稱為成功,而要開發這個市場,也許還需要多數年的時間。原因?容小弟跳轉後詳細探討。


如果真的要在前述三部裝置中選擇,大家可能會選用配有 Andorid 4.1 的 Samsung Galaxy Camera 吧?只是,如果一定要小弟選的話,三機中其實是以 Nokia 808 Pureview 最符合個人對此類產品的要求。首先澄清一下小弟對於這個市場的態度 -- 對我來說,要攻佔這個「灰色市場」,最基本的因素包括需要支援電話功能,即使不能都一定要配有 SIM 卡槽(所以個人會將之稱為「Phamera」...亂來的啦 @@")。其他重點還有續航力和速度,前者可說是 Nikon S800c 和 Samsung Galaxy Camera 所面對的共同問題,畢竟大家印象中的 Android 可不是一般的吃電呢。

至於會受後者影響的就只有 Galaxy Camera 了,因為 808 Pureview 使用的 Belle 系統並不是吃電怪,而且有實體快門鍵,要開啟相機只要按一下就好;S800c 則在長時間待機後自動關機的措施以外,提供了三張相片的緩衝記憶,讓相機在開機進入 Android 前也可以拍攝。相對來說 Galaxy Camera 如果要由關機狀態開機,要等一段時間才可拍攝,而一直待機又怕很快沒電,情況比較尷尬。綜觀以上的話,要選一部相對比較出色的 Phamera,最稱職的反而是 Nokia 808 Pureview -- 即使沒有了 apps 這最大的優勢(甚至可說是大缺點了),但它在成像質素、整合性、續航力、拍攝和分享的即時性等等方面都是三機中最平衡的 -- 更別說三機中只有它支援通話了。


那是否代表 Android 相機不可能進入這個市場?其實不然,最簡單的方案,就是將 S800c 的開機緩衝功能放到 Galaxy Camera 身上,這樣就已經可以成就一部不錯的 Phamera 了;當然,要談就要談最好的方案。需知道 Android 雖然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但其原本就是做給手機用的系統,而相機的操作概念和取向和手機相比,又有著根本上的分別。所以不管是 S800c 還是 Galaxy Camera,將 Android 直接丟到手機上,都讓人有點「兩頭不到岸」的感覺 -- 以小弟的觀念,更可大膽說一句,是錯誤的做法。

那是說,Android 和相機結合的做法是錯的嗎?這也不對,因為理論上,只要相機的光學質素可以配合 apps 的多樣化,出來的效果絕對比 1 + 1 = 2 要強;只是,在做法方面就有很多可以更改的地方了。先談單純的 Android 相機,由於相機手機的操作概念是兩回事,所以直接在相機上使用 Android 的主介面,就不是一個好的做法 -- 第一,作為相機在開機後看到的第一個畫面,怎說都應該是拍攝而不是一個對於相機沒有用的待機介面吧?第二,作為一部相機,應該讓使用者將重心放在拍攝之上,而不是將電郵、行事曆、遊戲、同步等等有的沒的通通放進去任由它吃電。


小弟以為,要做 Android 相機就得由主介面做起,先將傳統的主介面整個抹掉,以拍攝介面取代之;然後彷效現有的 Smart Camera 將 apps 相關功能放到目錄中的其中一項,用以管理和下載不同的圖像相關 apps -- 這部份當然是由 Google Play 負責,只是 apps 下載應只限於不同的相機和圖像處理,而唯一的例外應該就只有至今沒有第三方 apps 的 Instagram 了。做好這些以後,廠方要提供的就只剩下如 Lumia 920 般即時切換不同相機 apps 的功能(可以像 Pentax Q 般為此提供一個自定轉盤更佳),以及一個可以快速跳轉到不同編輯軟體的圖像瀏覽器了。

不過,做到這個地步,也只能攻佔一個灰色市場而已;要再走得盡一點,一次過征服手機和相機使用者的話,就得造一部能兼顧兩者需要的裝置(也就是小弟說的「Phamera」了 XD)了。又先來一個簡單方案:將通話功能塞到 Galaxy Camera 內,就很接近完美了 -- 除了續航力以外 -- 只是,還是那一句,在這邊要找的是最佳方案啦,所以不能讓人視之為手機的 Galaxy Camera,在設計上就不能成為好的 Phamera 了(沒錯,只要是這個方案,系統就不用修改了)。說到這,資深的手機玩家想到甚麼了嗎?沒錯,小弟想帶出的,正是超過五年前就已出現,由 Sony Ericsson 帶起的雙面設計。



說到設計,先來看看數件個人認為非常接近 Phamera 概念的產品。首先當然要提 Sony Ericsson,其 S700 和 K700 在設計上就已做到了,只是當年(甚至最近還是)的技術沒有到位而已;另一件要拉進來討論的,就是近兩年才出現的卡片相機 Sony TX55。會把它拉進來,主要就是因為它在體積上已經非常接近手機,而且設計上也有可參考之處 -- 就是早已出現的潛望鏡頭組了 -- 只要將整個機背平面化、鏡頭不伸出來,就可以將裝置的違和感減至最低。

那麼週邊配置呢?正如小弟所說,相機和手機的操作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要融合,就必需在設計上作出修改 -- 首先是變焦和音量鍵的融合,除了直接將兩者合一外,另一個可行方案,就是將相機的變焦桿加入按下的功能,使之成為變焦、快門和音量三合一的多功能鍵。另外,要加重相機味道的話,一個相機專用的開關鍵是不能缺少的,畢竟正在使用手機功能時,回到主頁開啟相機 app,又或是按住快門鍵等一等,都有可能錯過珍貴時刻。一些手機為加強夜拍能力會加入 Xenon 閃燈,但對於 Phamera 來說,要是需要節省空間的話,大可以開發利用 micro-USB 來觸發的外置式閃燈,相信難度並不會太高。



圖片來源:mobiltest.dk


作為這麼多功能的產品,耗電量想必驚人,所以可換電池的能力是必需的;只是,不論是用相機那個右下角電池倉,還是手機那個開啟背蓋(相機來說是面板)的方式都讓人有既視感,這樣的話只要用上 Sony Ericsson K750i 那個在兩者之間的設計就好了。最後來到品牌字樣擺放位置的問題,和前述問題一樣,相機是橫向操作的,而手機則是直向,所以想開拓一個全新市場的話,安放的位置就要非常小心;個人的意見,是放在相機面的左邊,並以手機的安放方式待之,這樣就比較能兼顧兩者的觀感了。



圖片來源:Mobile Magazine(辣椒出版)issue 18


可能會有人說,要將雙面設計加入潛望式卡片機來造這麼一件產品,體積一定大得不得了。只是,當小弟看到 Galaxy Note 這類龐然巨物都可以賣個滿堂紅,就開始覺得,即使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上述元素,即使厚度升至約 15mm 也不是完全沒有市場的,而且要做到真正的二合一,感光元件就不能太小,也造成潛望式機身的厚度不能太薄;何況,這麼一件產品耗電量想必非常可觀,將厚度 / 體積造得大一點來安放更大的電池也是必需的吧。不論如何,以上的概念暫時為止都只是小弟的個人幻想,大家看過就算了,當然也得多謝讀者們花時間看完這麼長篇大論的廢話文章啦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