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PowerShot S110 評測


Canon PowerShot 的 S 系列消費型數位相機,一直都給人功能豐富、平價、輕便(好吧真的變輕便應該還是從 S90 開始)的感覺,而到了這次所介紹的 S110,Canon 也已經在不斷的型號更新下,繼 S100 後再度與 11 年前的 IXUS 家族機型撞名了 -- 某種程度而言,這應該也算有種輕薄機與功能豐富機型合體的歷史意義吧?儘管,之前的版本似乎比起現在這台還要來的小台... 還是用 CF 卡跟大顆電池,還有光學觀景窗(Canon 還真強 XD)。

而時至今日,S110 也肩負著 PowerShot 家族輕薄熱門機型的使命,保持著與前代 S100 相同的 1,200 萬畫素 1/1.7" CMOS 感光元件與 Digic 5 影像處理器。搭載的鏡頭也仍採用等效 24 - 120mm 的 5x 光學防手震鏡頭 -- 光圈則也提供了廣角最大 f/2.0 的規格(望遠端為 f/5.9)。雖然大部分規格都沒太多分別,但 S110 在感光度範圍上倒是有所提升,從原本最高 ISO 6,400 增加了一格到了 ISO 12,800 的境界,並且也在許多新機能像 Wi-Fi 等便利功能上帶來許多新的改進,使得這部要價 NT$14,990 的隨身機得到了更全面的進化。

至於到底這次 S110 在實際測試下能否有什麼更進步的表現呢?就請跳轉之後觀看我們這次的評測報告吧。




Canon PowerShot S110 評測影片



儘管 S110 在帳面上規格大部份看起來比起前代都沒有太多變動,但它還是有在原本 S100 所擁有的黑、香檳金機身顏色中,多出了一個白色的機身顏色供選擇,市售的盒裝內也多了個滿有質感的皮革相機收納袋,算是相當有誠意。新增的功能方面加入了 Wi-Fi 與單軸電子水平儀的規格,除了讓你輕鬆掌握水平狀態外,在檢視照片時也可以根據相機的直立、橫向狀況來翻轉播放照片。

有意思的是,這次 S110 所搭載的 3 吋 46.1 萬點螢幕由於加入了電容式多點觸控的能力,但除了它廠觸控螢幕機種也擁有的觸控對焦 / 快門、瀏覽照片等操作方式外,其實它還增加了可以跟觸控相互配合的組合按鈕與特殊手勢功能,這點相較於其它廠商可說是在觸控介面上下了相當大的工夫,這點我們將會在操控的章節進行更進一步的說明。首先,就讓我們搭配前面的圖集以及下面開始的文字說明開始先從 S110 的外觀看起吧。

外觀與選單介面


S110 的三種機身顏色都各有特色,黑色的版本表面的材質非常接近 EOS 入門單眼的霧面烤漆,帶來相當粗獷的質感;香檳金的材質則是三色中最有金屬味的版本,相當冰冷有質感;至於我們這次評測的這款白色的機身,則是以亮面的光滑鋼琴烤漆,帶來與 EOS M 白色版本同樣很令人擔心會有指紋的機殻材質 -- 不過細心的 Canon,甚至連螺絲的顏色也都漆上了白色的烤漆,感覺對於機身質感的一致性方面真的是相當地講究。

這次 S110 與前代機種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將位於鏡頭一側,被移除的正面突起蒙皮要讓人感到比較可惜了吧,甚至連機背給大拇指擺放的靠放處,也改為採用了一般的硬殼塑膠材質,雖然看起來顆粒的質感還不錯,但對於止滑並沒有太多的幫助,畢竟,要在這個小巧的相機上,找到一個好的施力點,就已經要費不少工夫了呢。不過,為了挽救握感,把揚聲器的位置改得更為外側一些的做法,除了可以減低手指擋住播音的機率,其實也讓機身背後大拇指的倚靠面積變大,也讓握持還算可以保持穩定。


選單的部分乍看之下並沒有像 650D 一樣有針對觸控作出一個新的 UI,不過原本的 FUNC SET 功能的排列就已經相當適合觸控操作了,但來到選單內的選項切換就倒是辛苦了一點 -- 因為在沒改變界面的狀況下,你必須點擊「開 / 關」進行功能的切換,至於沒有獨立按鈕的狀況下要怎麼只透過觸控來刪除照片?關於這方面 Canon 倒是透過畫面的觸控手勢功能來達成 -- 就是在播放畫面時,你在畫面上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畫出手勢,此時螢幕會顯示出繼續畫向左右所分別代表的指令 -- 預設為下左的指令是「刪除」,所以只要照著畫出,即可代替實體按鈕的功能了,不過雖然知道有這樣的功能,但除非是對焦點的移動,不然筆者還真的是很少使用觸控功能呢。


除了針對播放介面所新增的手勢功能外,Canon 還在拍攝的畫面右側,加入了一條可以快速拉出的觸控功能列,讓你可以可以透過手指拉出這個功能條後,再配合鏡頭旁的調整轉盤來調整相關的功能 -- 觸控功能也可以藉由上下調整虛擬的功能條,在不同的曝光模式下切換 ISO 感光度 / EV 曝光補償等功能予以調整,當然,這些功能也是可以直接在 RING FUNC 按鈕裡面找到。這裡則是要抱怨一下,其實 Canon 針對快速功能(FUNC SET)的觸控動態,與 RING FUNC 的調整方式在人機介面上其實有點差異,前者採用的是可以直接拉動功能列的方式;後者則是只能將手指放置在左右最底的一個功能上,此時選單才會往兩邊的底捲動。這方面的觸控操作不一致,應該偶爾會令使用者感到有點困惑才是。

喔,附帶一提,其實 RING FUNC 鈕還可以透過選單指定為一些特定的功能鈕,像是曝光 / 對焦鎖定等按鈕都可以在此找到,不過,這裡可就得要與可以快速調整光圈環的功能有所取捨了呢~ 基本上要犧牲 RING FUNC 的多功能,小編還是會覺得有點可惜呢!也許將特殊需求時的功能設定儲存到轉盤上的「C」自定選項裡,再藉由我的選單界面裡面快速切換使用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囉。

手感與操作


既然犧牲了機背的橡膠蒙皮材質改為純塑膠的硬殼質感,加上機身正面手把處的防滑膠條也再度回歸 S90 / S95 時的平滑設計,實際上這次 S110 的手感部分,個人並不算特別滿意 -- 或該說 S100 已經有點改進了,卻又在 S110 倒退了一點有點讓人不太習慣。但變得更為大塊的大拇指置放塊這部分,倒是不論在面積與隆起的厚度上,都超過前代不少,說真的要是真能將質感保持為橡膠的話,照理來說應該可以帶來相當大幅度的握桿提升才對,總覺得如果能做得更到位就好了 -- 這點真的是有點可惜之處。

在此還得要提到「厚度」所帶來的改變,因為這塊塑膠蒙皮的擴大,其實也讓 RING FUNC 與錄影鈕的上下空間窄了許多,因此在操作上會有一種需要再更「深入」按壓的感覺 -- 因為大拇指會被蒙皮與下方的機背快速轉盤給阻擋,所以就比較需要使用到較細的指尖來進行按壓囉。這次 S110 針對鏡頭轉盤、模式轉盤與滾輪邊緣的顆粒的質感都有所提升,比起以往的直線條刻痕,帶來了顆粒狀的金屬質感轉盤,這邊的止滑性相當的好!但整體而言轉盤的阻尼格數有點過於「硬朗」,切換起來感覺阻力有點重,甚至有時候用指尖想要調整時,偶爾還會錯估阻力而失敗(XD),這方面往好處想是可以避免放在包包中或者是 不小心碰觸到衣物而有誤調的狀況產生啦,但個人還是覺得也許可以稍微再鬆一點點,這樣手感會提升不少 -- 但不知道用久了會不會漸漸鬆掉「改善」手感就是了。


操作的部分,筆者剛開始還對於前段所提及的觸控搭配特色的鏡頭轉盤的新增混合介面操作感到十分有興趣,不過在實際用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深刻體會到,可能自己還是比較習慣於使用實體按鈕進行操作吧,所以對於這種搭配的使用方式竟然反而覺得有點麻煩。重點是這個操作方式總覺得對於螢幕的壓迫算稍微大了一點 -- 在操作上,你需要將右手拇指力量置於螢幕之上撥出觸控螢幕的功能條,並且需要持續「觸控」才能同時透過前轉盤進行數值的調整。

此時,「觸控」就會因為左手也必須施力轉動鏡頭環而變成「按壓」螢幕的狀況,所以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擔心螢幕的強度是否可以承受這樣的按壓,不過坦白講以 S110 的 198g 輕量級重量,應該將機身的重量暫時移到這樣的操作狀態是不成問題的才是,實際上在小編幾次的操作之下,其實也沒有看到螢幕有任何的異狀產生,儘管如此,還是會想提醒使用者能稍微注意一下力道就是了(畢竟是自己的愛機麻)。

對焦反應


S110 的啓動速度與還算快,對焦的反應則是在消費型數位相機中感覺表現不算特別突出,在實際的使用狀況下,雖然開啓對焦輔助燈真的可以對暗部對焦的遲疑程度有所幫助,但因為實在是太容易觸發了,所以之後小編幾乎都是關閉來使用。不過出乎意料的,S110 即使是在關閉輔助燈的情況下,低光對焦的成功率也不差 -- 速度就會稍慢一點就是了。微距拍攝可達最近 3cm 近拍的它,只要現場的照度不要太差,都還是可以達到相當快的對焦反應,至於一般的室內光源時,表現自然就稍微普通了些。

續航力


在一週的使用時間間,基本上 S110 每次充電都能繳出大約 250 張左右的表現,略高於 CIPA 數據 200 張一些,這點也許是歸功於筆者將拍攝的省電選項選為比較節省的狀態 -- 鏡頭收縮選為 0 秒,也就是按下播放鈕便會直接縮回鏡組。實際的使用情況而言,在長時間曝光較多的時候,拍攝的張數稍微降至 24X 張左右,而一般使用的狀況下,感覺超過 250 張都還算是相當有機會的。但顯然即使是超過 250 張的表現,若是要出遊使用,為避免重要的畫面因為沒電而無法拍攝,多一顆備用電池依然是相當重要的配件才是。

記憶卡的部分,Canon S110 可支援 SD / SDHC / SDXC 的記憶卡使用,搭配 8GB 記憶卡的狀況下,可以拍攝約 2150 張「精細」的 JPEG 畫質影像;「超精細」JPEG 則是降至 1350 左右;純 RAW 檔則是可拍攝接近 440 張。儘管它本身就有 Wi-Fi 功能,但 S110 也支援 Eye-Fi 無線記憶卡,並且除了可以控制是否啓動外,也能夠觀看到 Eye-Fi 詳細的傳送資訊。

特色功能

Wi-Fi 無線連接功能


要說到 S110 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新增了可以直接透過 Wi-Fi 機能與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等裝置的連線功能,而筆者在日本其實就動手玩過兩台 S110 對傳照片的功能了,在這次的評測中,筆者嘗試使用 iPad 直接與 S110 進行連接,發現如果要採用這樣的對傳方式,圖片的上傳尺寸將被限制在 M2 的尺寸(其實相機間對傳照片也是)-- 相信這是考量到傳輸速度與反應的折衷之道吧。除了傳檔功能之外,由於這次 S110 相較於前代被移除掉了 GPS 的功能,所以 Canon 讓此機在透過行動連接的時候,可以參考行動裝置上的 GPS 定位點資訊對照片的 EXIF 加上定位資訊,也因此算是彌補少了獨立 GPS 機能的遺憾。


S110 在 Wi-Fi 無線功能上支援以上五種連接方式,分別是直接與相機、行動裝置以及電腦對傳,也能支援無線列印與直接上傳至網路的功能。連接方式除了連上一般的 AP 之外,S110 也能自成一個基地台,提供點對點的連接功能。

特色濾鏡


這樣的功能其實在 S100 上就已經擁有了,不過我們還是簡單的介紹一下,並且讓大家可以透過圖集觀看一下使用後的結果。幾個有趣的功能中,在拍攝時也都可以透過前鏡頭轉盤來調整濾鏡功能的程度差異。像是魚眼效果之下,你將可以透過前轉盤去切換改變它變形的程度,與顏色有關係的濾鏡也可以調整改變照片最後成品的效果濃淡程度等。


實拍


ISO 80、f/5.6、1/160sec


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十分接近夕陽的時分,在全區測光的狀況下,其實 S110 所給予的曝光判斷還是有點偏亮的狀況,所以這張筆者在現場直接將曝光補償調整至 -1.3 EV 而拍下,整體而言,上面這張照片的細節還算不錯,高光損失的部分不多,而且暗部的細節部分也算保留的相當得宜。


ISO80、f/5.0、1/100sec


這張逆光照,筆者想試著考驗一下 S110 在此狀況下的測光與對焦的表現如何。實際上這張照片的曝光補償相較於前一張筆者只有減低了 -0.33 EV 的程度,所以這部相機在全區測光的特性應該是比較偏亮的特性沒錯,逆光下對的對焦而言,其實算是相當不錯,原本以為會因為逆向陽光所帶出的耀光而讓對焦十分苦手的狀況,其實沒想像中來的嚴重,整體而言,這張照片算是相當輕鬆就拍下來的。


ISO 125、f/4.0、1/250sec


充滿歲月痕跡的老舊機車,絕對是測試相機細節的涼拌良伴。其實在後段之中,我們可以瞭解 S110 畫質最佳的區段其實就落在 f/4.0 左右,在上面這張實戰照片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實拍下的真實表是如何。白平衡此時在夕陽黃光灑上覆蓋車身表面的狀況下,加上拍攝的物體有點復古風味,所以整體而言也算是判定的不錯 -- 不知道剛巧有點偏黃的自動白平衡是不是受惠於 S110 的智慧測光判斷抑或是巧合~總之,只要拍出來的成果不錯就好啦!


ISO 80、f/4.0、1/640sec


這張名符其實「小花模式」下的小花照,在 100% 的檢視之下,搭配最低感光度與畫質不錯的光圈區段,整體而言相機的自動曝光判斷算是相當不錯,基本上的曝光數值都算相當合理,所以自然拍攝出來的成品也不會太差。


ISO 80、f/5.6、1/100sec


即使是在反差稍微偏大的拍攝場合,S110 自動動態範圍的表現其實還算不錯 -- 儘管在其螢幕上看起來照片好像細節不是很好,但放到電腦螢幕上才發現,其實這部相機的表現都還算可圈可點。


ISO 400、f/5.6、1/1000sec


為了要拍到月亮,筆者將 S110 的焦段一路推至較長的焦段,此時自動曝光的表現也給予了十分恰當的數值 -- 儘管感度有點往上提升,但為了避免使用者有手震的狀況發生,相機還是將快門的數值往上提升,以確保照片的清晰。


ISO160、f/2.0、1/13


誰說小 DC 享受不到淺景深的,實際上在適當的拍攝距離配合 S110 的 f/2.0 光圈,不僅是在室內拍攝的成功率可以獲得提升,淺景深的表現也還是有不錯的表現。整體而言在這間採用偏黃燈光的餐廳所得到的照片,在自動白平衡的整體表現也算是有著不錯的取捨,看起來有保留住現場的氛圍,但也不會黃的太過頭。室內光源下,較低的快門情況下 S110 的防手震功能也讓筆者不會太擔心拍攝會有太誇張的晃動狀況產生。


ISO80、f/5.6、4sec(s)


夜景的部分,前代機型就有著的超過一秒曝光感光度會固定在最低(ISO 80)的限制,這次還是有的,這方面也許對於一般人沒有太多困擾 -- 畢竟,都要曝超過一秒了,應該大部分人都是上好腳架準備追求最好的畫質吧?不過,這可苦了在夜景拍攝卻需要拍攝不同感光度照片的筆者了...Orz。不過,山不轉路轉,最終,在下一段的 ISO 感光度畫質測試中,筆者還是在現場找到了一組可以順利拍攝完成的曝光組合。



感光度測試 -- 夜景


ISO 80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3200 / 6400 / 12800
100% 裁切、NR 弱、JPG


透過這組各個感光度在夜景的實拍測試照,我門可以發現雜訊抹除的痕跡其實在 ISO 800 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但基本上而言,縮圖可用的畫筆者可以接受的程度在 S110 上應該是可以到 ISO1600 - 3200 附近,100% 下能夠接受的極限應該就頂多到 ISO 1600 了吧。這點在緊接著的室內光源所做的相同測試中,所得到的結果也非常接近。至於鏡頭畫質測試的部分,在這樣的小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之上,其實開放光圈的畫質真的就已經相當不錯,實際上在 f/5.6 之後也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畫質下降,可見一般拍攝而言,除非真的畫面過於明亮,不然還是先將感光度與快門數值做為調整的優先數值應該會對畫質有比較大的幫助才是。



感光度測試 -- 室內

ISO 80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3200 / 6400 / 12800
100% 裁切、NR 弱、JPG
光圈畫質測試:f/2.0 / 2.8 / 4.0 / 5.6 / 8.0
100% 裁切、ISO80、24mm





影片實拍


Canon PowerShot S110 1080p 影片樣本
(註:只有首段影片有開啓數位變焦進行測試)

結論


筆者在開始使用這部相機的之前,其實就已經曾經擁有過 Canon PowerShot S90 約莫半年的時間了,所以在拿到 S110 時,上手的速度算是非常快。剛開始對於新增的觸控功能抱著滿滿的興趣,但大約使用了不到一兩天的時間,也許是仍然習慣於實體按鍵所帶來的明確操控,所以到後來好像在一般的拍攝狀況下其實還真的是不太常用到觸控的功能。但好在 Canon 並沒有因為加入了觸控螢幕而將實體按鈕閹割,或甚至是像 EOS M 一樣,由於相機身材的考量而把實體按鈕設計到了觸控的選單當中,所以以往 S 系列的支持者還是可以得到非常熟悉的操控介面,這點倒是可以放心。

這次 Canon 的 S110 在外觀與操作介面所下的工夫,雖說讓習慣系列機型操作的人來使用可能還是比較難適應,但對於習慣於智慧型手機的朋友,也許這樣的介面可以更吸引這樣的族群試著購買使用,還能藉由 Wi-Fi 功能快速地將相較於手機更好畫質的影像分享給社群朋友觀看,由此也看得出來 Canon 面對已經是勢不可擋的智慧型手機攝影熱,還是有點被逼著需要作出改變來迎合這樣的市場改變。而雖然講起來感覺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但 Canon 其實對觸控 / 無線等新功能的設計都還算是相當有規劃,這點也在此次的評測之中可以深刻感覺到。


Canon S110 保持著系列作水準以上的不錯表現。比較大的問題也許就是在握持的防滑手感上上似乎有些退步 -- 但又用大塊的大拇指靠手處彌補了這點。選單的設計,也許是因為要簡化選單的複雜程度的關係,有些功能被設計在 FUNC SET 中,還有將一些特殊的濾鏡或場景模式給藏在 HDR 轉盤功能內(還要透過 FUNC SET 鈕叫出才能選擇),雖說前代機型也是這樣,但這些也許都會讓一些新手剛開始也許比較會感到有點苦手的地方囉。

實拍方面,在一切規格上都並沒有太多變動的狀況之下,其實 S110 的表現都算是中規中矩,不過畢竟已經不少競爭對手都已經晉升 f/1.4 的行列了 -- 針對這點也許 Canon 還是有著「體積考量」的拉鋸吧。整體而言,在 ILC 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夾殺之下,Canon 這次還是為這款人氣高階隨身機帶來了很多值得一試的新功能,結合了以往系列相當不錯的操控感與拍攝表現,再加上 Wi-Fi 連接功能與觸控螢幕的加入,Canon 的 PowerShot S110 相信是許多正在尋找功能完整、畫質不錯,又能快速透過網路將旅途精彩分享給社群的消費者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