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week 科技七日談(2012.10.13):撫仙湖蟲的大腦、克隆恐龍(?)、虛擬世界、老鼠會「唱歌」


大家好,在本次的 Alt-week 科技七日談中我們會首先帶大家去雲南看看 5.2 億年前撫仙湖蟲的腦組織,然後去探索一下「侏羅紀公園」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接著跟隨科學家們去嘗試證明一下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由電腦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最後的話,就一起欣賞一下老鼠的「歌聲」吧。跳轉後可以看到完整的科技七日談。

繼之前的蟑螂祖先之後,這次我們要帶大家去中國大陸雲南看看在那裡發現的撫仙湖蟲化石。這種昆蟲生活在 5.2 億年前,是最早的節肢動物之一。科學家們在對化石進行研究後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化石中保留了撫仙湖蟲的腦組織結構。這一發現讓撫仙湖蟲成為了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擁有大腦的節肢動物,而在進一步研究後科學家們更是指出,其大腦擁有和現代昆蟲非常相似的神經解剖學特徵。此次研究的領導人、神經生物學家 Nicholas Strausfeld 表示之前沒有人曾想到在如此早期的多細胞生物身上會出現一個如此「現代」的大腦,這一點對昆蟲進化學方面的研究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人類能克隆出恐龍嗎?至少根據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古生物遺傳學者和莫道克大學(Murdoch University)的 Michael Bunce 共同研究的結果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不能」了。在對來自同一地區、保存條件基本一致、歷史可以追溯到 600 至 8,000 年前的 158 塊恐鳥(moa,滅絕物種)化石進行 DNA 分析之後,Bunce 和研究團隊最終確定 DNA 的半衰期為 521 年。這就代表說某種生物死亡後的 521 年間,其一半的 DNA 化學鍵會被分解,之後的 521 年再分解剩下一半的一半,如此往復,680 萬年後所有的化學鍵就會被完全分解(其實在 150 萬年後 DNA 就已經基本變得不可讀了)。這樣一算,大約 6,500 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的恐龍怕是沒有機會再被克隆出來了,「侏羅紀公園」的故事應該是很難在現實中上演啦。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人類都生活在由電腦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中,而現在根據 Silas Beane 以及他在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同事所研究出來的成果,這一點還真的有可能被證明呢(目前還處在理論階段)。他們認為無論多複雜的宇宙模型都存在限制因素,只要找出該宇宙模型的限制性條件就能確定它是否真實。為此他們用模擬技術模擬了夸克與膠子結合成質子和中子,繼而再形成原子核的整個物理過程,這一過程有些類似於宇宙的運作機制,所以可以用來作為參考。在為離散 3D 晶格加上時間軸後,他們找到了判斷宇宙是否真實的關鍵,那就是如果宇宙是虛擬的話,那在晶格框架下將阻斷高能粒子頻譜,並且會受到 GZK(Greisen-Zatsepin-Kuzmin)極限的限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以用現有技術作出判斷的方法,不過因為它完全取決於創造世界的電腦所採用的晶格是否與 Beane 他們想像出來的一致,所以說還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日前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們發現,平時大家以為只會「吱吱」叫的老鼠居然也會「唱歌」。好吧,其實這裡的「唱歌」指的是聲音學習的能力,研究者們在觀察後發現,將兩只不同類型的雄性老鼠放在一起後,它們會開始配合彼此的音高。而且進一步的研究還表明,老鼠在「唱歌」時其大腦運動皮質區是活動的,而這就是其能維持同一音高的原因。至於「唱歌」的原因,和許多人類一樣都是用來吸引異性的啦。廢話不多說,下面大家就來聽聽看吧:


經由: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