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HTC 的黯然退出,深入觀察外國手機廠闖蕩南韓市場的艱困歷程


近幾日 HTC 摸摸鼻子正式撤離了駐南韓的據點,除了宣告近幾年來在該國的市場努力已經因成效不彰而認賠撤退外,其實也對其它公司產生了警示的作用,也讓我們也觀察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實,而這也是眾「外國廠」難以打入南韓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幾項主要原因。

簡單地說,你只要隨便走進在首爾(南韓首都)的任何一間通訊商的展售中心,若想找到國外廠牌手機像是 Sony、Motorola 或是 HTC 等廠牌,可說是有相當高的難度的(可能要勞煩你好好的在角落搜尋一下才有機會找到)-- 實際上,整個店面的貨架上都「理所當然地(對韓國人來說)」被南韓品牌 Samsung、LG 與 Pantech 所大幅覆蓋,而至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與外國地區有如此大的反差情況產生,就請點擊繼續閱讀讓我們為各位娓娓道來。很難相信一個坐擁全球第一網路速度的國家,在智慧手機領域的發展相對地竟會如此緩慢。直到 2010 年之前,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在南韓的行動通訊市場依然是非常普遍的產品。他們在 2005 年時在國內行動發展階段時的相關建設政策,對該國廠牌未來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很好的根基:早期,這些行動裝置決大部份都被限定必須支援一項名叫 WIPI(Wireless Internet Platform for Interoperability)的平台,來確保各行動裝置廠牌能夠在單一平台下得到公平的競爭。

但事實其實並非我門所想的那樣:根據韓國貿易發展局 KOTRA 的一份資料表格顯示,南韓在 2002 至 2004 年間其國內廠牌手機在境內的銷售數量,其實是呈現不斷下滑的狀況。此時,這個對韓國廠商而言早已普遍支援,但卻對國外廠商而言有著軟體開發艱難,並需要額外投資支援的 WIPI 協定,便成為該國廠商撐過艱辛產品轉型過渡期的最佳防護罩(除了在 1988 年便已經投身韓國市場的 Motorola 公司以外),而這,也是南韓手機廠如 Samsung、LG 在一開始便能於本土獲得極佳起步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狀況其實維持到當時的新政府,也就是直到於 2008 年二月現任南韓總統李明博上任後,才開始有所改變 -- 因應企業用戶對行動裝置的需求,使得他們破例在 2008 年年中,讓 SK Telecom 開始販售 RIM 的 BlackBerry 手機,也在同年 12 月時,於南韓推出了 BlackBerry Bold 機型。同月份,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KCC)也宣佈將在 2009 年 4 月前,廢止當時過時已久的網路支援需求來扶植改善該國在行動市場上的發展。同時邁出步伐的,還有現今 Android 大廠 Samsung -- 該公司在當時則是推出了自家的首部 Android 智慧型手機:i7500 也就是 Galaxy 產品系列的元老(嗯?它就叫做 Galaxy 啦!)。LG 則是在前一年的經濟危機快速地起死回生的同時,多掙扎了五個月才推出了該公司具備 QWERTY 鍵盤的 GW620 滑蓋式手機。

即便 2009 年當時,南韓眾廠商已經開始發展 Android 系統的產品線,不過同時其實仍然對當時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的 Windows Mobile 系統,仍有著諸多的投資。而 Samsung 也於當年年底宣佈推出 Bada 系統,但直到 2011 年初才正式推出了搭載該系統的產品 Wave II。這樣分散開發重點的情況,也再次讓外來廠有了進軍該國行動市場的契機:在 2010 年 1 月時,SK Telecom 在韓國的首支外國廠商的 Android 智慧型手機產品,也就是 Motorola 的 MOTOROI。接著在該年整年,該通信商總共引進了 24 款大多為 Android 系統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而此年也是 HTC、Sony 以及 Motorola 在該國成績最亮眼的一年。


既然時間都已經來到了 2010 年,那麼,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長期以來都有相當搶眼成績的 iPhone,在韓國又是有如何的發展呢?嗯,雖說自 2009 年 4 月後 WIPI 協定的絆腳石已經正式被踢開,但對於蘋果而言,韓國當局對其手機系統的在隱私資料的保全能力仍有相當大的質疑。不過這情況直到同年 9 月開始有了轉圜的餘地 -- KCC 當時決定允許本土通信商對引進的蘋果產品自行負責(儘管,事實證明他們其實沒有考慮得太清楚)。因此,KT 在同年 11 月便開始正式上架 iPhone 3GS,考量到此產品其實並無提供許多本土手機所擁有的在地特色功能 -- 特別是與 WIPI 在同年推出的 DMB 手機電視服務 -- 所以這樣的行銷決定在當時可說是個相當勇敢的舉動。事實證明,南韓消費者對 iOS 與 App Store 的嶄新使用者體驗早已冀望許久,反應其實出乎意料地良好。

這樣的豪賭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回報,根據顧能公司的調查,Apple 2010 年第一季在南韓市場的市占率高達 23%,沒錯,是「高達」23% 的強大表現 -- 畢竟這是塊由 Samsung、LG 與 Pantech 本土廠商所長年盤踞絕大部份市佔的市場,而這樣的情況則是在蘋果降臨後產生變化。而在 iPhone 於南韓開賣的九個月後便已達到百萬台的銷售數字,此數字約佔了該電信商所有智慧型手機用戶的一半數量 -- 嘿!單是 SK Telecom 這間通信商,在該季可是擁有 285 萬的訂戶呢。

在這 24 款產品的幫助下,南韓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也由原本的 81 萬戶激增至 2010 年的 721 萬戶的驚人成長 -- 直至 2011 年底則更是三級跳到 2,258 萬的數字;今年五月份,南韓的智慧型手機市佔率,也來到了 50.9%(2,677 萬戶)的表現,KCC 預計此數字將在年底時達到 54.1%(3,480 萬戶)的預期表現。首個完成全國 LTE 網路建置的 LG U+ 公司,則是更樂觀地認為此數字可望在 2012 年破 4,000 萬大關。


雖說這數據看起來非常不錯,不過一旦靜心下來逐項檢視所有外國廠的銷售數據,才會發現實際成績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樂觀。根據顧能公司的數據指出,非韓國品牌手機廠在今年第一季的市佔竟只有 3.4% 的表現(!?)。把鏡頭轉向蘋果那邊,即便之前的銷售極度亮眼,但今年起步時的市佔率也已經掉到僅剩 2%;雖然看起來很慘... 但依舊比 HTC 的 0.7%、Motorola 的 0.4% 以及 Sony 的 0.3% 要好上很多倍 -- 還真樂觀(誤)。更令人擔心的是,縱觀 LG U+、SK Telecom 與 KT 的網路商店,現在也僅能看到三支非韓國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在其上,分別是 iPhone 4、iPhone 4S 與 Motorola Atrix(這部則是早在去年四月便已經在 SK Telecom 上架的手機產品,是說,iPhone 在上面的時間也不短就是了...)。這樣的情況則是主因是除了 Apple 之外的大部分外來手機廠早已經放棄此「新興市場」的關係,甚至在此情況發生以前,外來廠在南韓國內所提供的產品線完整度一直以來也都遠遠遜於自廠的款式種類。

上圖中的這位 LG U+ 的行動裝置企劃部總經理 Chang Kuk Choi 指出:「只有 Apple 成功地在韓國市場闖出一片天,其餘手機廠則是都功敗垂成了。韓國人並不喜歡這些外國廠商」。此時 Choi 停了片刻,微笑說著:「現在 Samsung 已經是第一了」。的確,Samsung、LG 與 Pantech 現在已經再度將市佔搶回,達到 90% 的超高市佔率,而在 MK News 的報導中,我們也得知,單是 Samsung 這間公司在六月份的市佔就已經獨佔鰲頭繳出了 66% 的表現。雖說並沒有明確數字指出 LG 公司的市佔表現,但根據以下的資料應該可以大略嗅出這兩間公司的差距其實不大:由 4 月份時的數據看來,LG 的 Optimus Vus 每日銷售量可達 3,000 支左右,而 Samsung Galaxy Note 則是每日可賣出 4,000 至 5,000 支。

而根據 Choi 對南韓消費者的觀察,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他們對外來廠的排斥呢?首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這些在南韓市場中看來規模十分渺小的廠商,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在當地行銷,這點相較於本土廠商還能讓他們的少男少女團體(OK 相信各位腦中已經有畫面了)全力代言的情況,相較之下真的是差異極大呢。更麻煩的問題還在於,既然已經沒有太多資金投注,那麼售後服務的部分自然也不能與 Samsung 與 LG 等本土廠商在韓國相提並論了,關於這點,我們在香港星巴克巧遇到的韓國情侶也深表同意。


透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也趁此機問了問這對南韓情侶為何對國外手機廠的產品如此冷淡。這位手握着 Galaxy Note 的男朋友,只是簡單地以「Samsung 代表韓國」回應,「而且 LG 一直以來也都是韓國第二」,這對情侶對自己國家品牌的忠誠,我們也相信這很可能也代表著大部分南韓消費者的態度 -- 如此強烈的愛國之心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在 1988 經濟危機時,成千上萬的南韓人民就曾經集結捐贈出自己的珠寶財富,團結合作試著努力改善當時的經濟困境。單就愛國的情操而言,這樣的表現其實在現今世界中已經非常少見了(其他的部分就暫時不討論了 XD)。

暫時將 HTC 的撤資放在一邊,這對情侶也認為其實連 Motorola 在南韓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中,看起來都並不是十分樂觀,更別說來自「日本」的 Sony 了 -- 此時,男方硬是補了一句「這是開玩笑的啦!」,來填補這有些尷尬的瞬間 -- 這兩國在各方面的不對頭的現狀似乎也早已不言而喻。至於在外國廠中市佔率極高(三個佔兩個,不高嗎?)的 Apple 公司,面對韓廠所提供的大螢幕與 LTE 連接能力(根據 U+ ,速度對於喜歡觀看隨選視訊與行動 HDTV 的消費者而言可說非常重要的),以及更短的產品週期,在近來已經幾乎吸走消費者的所有目光。而且很顯然地,iOS 的位置追蹤功能在該國也幫不上任何忙。因此,面對無法確切滿足目標市場的窘境,SK Telecom 與 KT 也只好在發表時壓低 iPhone 4S 的價位。

所以對還能在韓國市場保有一點小小空間的 Apple 而言,也許在這次謠傳已久將增大(長)螢幕的新 iPhone 推出後,便能夠再度在南韓智慧型手機市場中闖蕩好成績了吧。至於其他非韓系廠商...(默默把雙手合十)。

經由: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