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PlayStation Vita 評測


從 1994 年,Sony 第一代家用遊戲機 PlayStation 開始,歴經 PS2、再到十年後 PSP 的推出造成哄動,令機迷為之一快,繼以形成熱潮,令大家浸醉在遊戲之中。緊接的 PS3 雖然吸引,但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仍然無法重拾當年寂寞的地位。來到今天,PS Vita 的出現再次讓大家對 PlayStatoin Portable 迎來憧憬,只是它外表看來就是那麼的相似,5 吋的 OLED 觸控螢幕,加上前、後置鏡頭與觸控版,予人一種超高階手機的感覺。

當然,它還是一部掛上 PlayStation 之名的手提遊戲機,代表著 Sony 對手提遊戲機的憧憬,到底它是否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手提遊戲感受,現時的遊戲又是否能夠盡用其硬體上的優勢?電池又是否耐用?雙搖桿又是否更好? 背面的觸控版又是否實際?有關的它的一切,大家跳轉來看看吧!

硬體

PlayStation Vita 的 5 吋 OLED 螢幕採用光面設計,拿在手上感覺明顯較過去的 PSP 更光亮、色澤更鮮豔及更高的對比度, 960 x 544 的解析度讓遊戲的細緻度更高,螢幕的寛度剛好就在兩手之間,配合兩旁按鍵的黒色塗層,讓眼睛專注於螢幕上。電容式的螢幕與兩旁並沒有高低之分,手指在按鍵與螢幕之間滑動很順暢,並不會有突出的地方,而且反應也很好,加上支援多點觸控,不管在遊戲中或使用地圖功能也很方便。

最常見的主介面僅可以使用觸控螢幕選擇,並不能通過按鍵來選擇應用,在使用概念上與 PSP 或 PS3 不同,甫開始使用需要一些時間習慣。觸控介面雖好,但其跨度有點大,兩隻拇指在螢幕中選擇並不舒服,而且在選擇反應上也沒有按鍵的快,如果未來能夠支援傳統的按鍵選擇,雙管齊下將會更好。PS Vita 正面還在方向鍵、四個控制鍵、雙搖桿、PS 鍵與 START 及 SELECT 鍵。Vita 的配置基本上繼承了 PSP ,在使用習慣上不會有太大的分別;不過比較明顯的是它不僅增加了一個右搖桿,更把音量鍵與閞關鍵放在機頂的位置 -- 因為跨度更大的關係,導致遊戲要加大音量的時候並沒有以往的方便。

細心留意這樣的配置方式,它跟 PS3 的 DualShock 3 變得更像,按鍵的分佈變得更相似,四方向鍵、控制鍵、左右各一的搖桿,及手機頂部的 L1 R1 鍵,配合 5 吋的 OLED 螢幕,顯示出 PlayStation 試圖把 PS3 的玩樂感轉移至手提遊戲機身上,可惜的是 PS Vita 在加入雙搖桿外,並沒有加入 L2 及 R2,讓 PS3 的遊戲玩法無法完全轉移,這種感受在玩一些同時具備 PS3 與 PS Vita 版本的遊戲上最明顯,因為少了 L2 及 R2 兩個按鍵而出現的玩法不同,讓使用者在玩遊戲的時候要有一點點改變,無法完全一樣,這是很可惜的。

從配置上來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前置鏡頭的位置在四個控制鍵的上方,這樣的設置讓我們在使用時候有機會遮到前置鏡頭,只是這情況鮮有發生,所以也不致產生太大的影響。提到 PS Move,我們也可以聊一聊後置的鏡頭:這個鏡頭的位置位於機背的下上方,一般玩的時候並不會碰到它。它的位置剛好在正中,我們打開鏡頭,進行拍攝時並不會因為角度有點變更而不習慣,看來就像直接看穿了螢幕一樣(雖然有點放大了)。此設計的出現讓我們可以想像未來能通過其玩到像 PS Move 一些使用 AR 的遊戲,例如把背景拍下來加進遊戲內,讓它玩到更多互動遊戲,可以好好利用實景的情況。

硬體上 PS Vita 已不再採用採用 UMD,而改用外型像一般的 SD Card 的專用遊戲卡,在讀取時,遊戲卡插口旁的燈會閃起來,讓我們知道其正在讀取資料,以避免在這個時候不小心把遊戲卡彈出來而導致記憶卡受損。至於記憶卡則改放在機身的下方,明顯是預期使用者較少拿出來更換,而它實際上也不會太常更換,因為記憶卡內不僅儲存遊戲資料,也會儲存音樂、影片等各種檔 案,如果不時更換,的確會比較麻煩。不管手上的是 3G 還是 Wi-Fi 版本的 PS Vita,其重量是 279g,與第一次 SONY 手提遊戲機仍然較重,與 3000 系列比較,則多重 190g。

同樣需要插在機器內的另一種東西則是 SIM 卡,它採用一個類似 iPhone 托盤的方式。我們把 SIM 卡放在托盤上,然後再插進機身內。這個做法讓我們使用的即使是 Micro-SIM,還是可以通過 Mini-SIM 卡托來轉換,使用上更方便一點。不過,我們在 PS Vita 上採用此方法使用後,卻出現 SIM 卡被鎖死在機身內,無法取出的尷尬情況。我們把遊戲機拿到 Sony 外判的維修部門檢查後得知,他們已經在官方網站表示說明使用 Micro-SIM 卡有可能導致鎖死的問題,而有關的維修費為港幣 300 元(約新台幣 1,100 元起)。為什麼是「起」而非固定的金額呢?有關人員指出 SIM 卡被鎖死的問題不一定能輕易解決,若無法簡易取出,需要整台 PS Vita 更換,所以維修金額便會有所不同。由於我們無法完全打開內部零件以了解有關被鎖死的原因,所以這是否屬設計上的缺陷,我們並不可以隨意下定論;但既然有此情況,大家還是不要使用 Micro-SIM 卡了!

PS Vita 在電力消秏上基本上是維持在三到四個小時左右,視乎採用的連線方式到底是 3G 還是 Wi-Fi,而同時使用多少應用也是會影響到電力消秏。如果你一直在玩遊戲的話,使用時間大概是三小時,而它與 PSP Go 相同,也並不支援更換電池,這代表你無法通過加大電池或期待 Sony 未來推出特大電池來提高續航力,只有期待 Sony 推出一顆電力較強的外置電池。當然,我們是可以第三方的外置 USB 電池來充電,但速度要視乎它的輸出電流了 -- 如果是正常的充電,一個半小時大概便可以把它充滿。另外,Vita 沒有配置 micro-USB 插口,所以你一定要隨身攜帶它的專用 USB 線來充電。




軟體

Vita 的介面很直接,就像一般的智慧型手機一樣,讓大部份人可以迅速上手,明白一切的使用方法,而且整個介面的流暢度也不錯,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找到想要的東西,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只要隨意滑動便可以找到想要東西,而無需不斷重複的尋找。PS Vita 採用的是上下頁轉動,不同的遊戲及功能也是放在這個介面上,每頁可以放十個程式,而這些程式是沒有分類的,包括系統程式、遊戲與從 PS Store 下載的程式也放在這個位置上。與我們平常使用的 iOS 或 Android OS 相同,我們可以通過按緊圖示而進入移動模式。在這裡,我們可以移動不同的圖示,也可以把圖示拉進另一個頁面,以增加頁面數量。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隨時在頁面之間加入一個空白的頁面,使用上更方便一點。當你每插入一款新遊戲卡,主頁便會新增一個遊戲圖示,唯這並不代表遊戲已儲存在 PS Vita 內,僅表示一個捷徑而已 -- 若需要玩該遊戲,仍然需要插入遊戲卡。

在這個介面上,我們可以通過左右滑動的方式來選擇不同的應用,只是當我們每按下一個功能,它便會進入簡介頁面,然後再多按一次啓動,方能正式開啓該功能,這樣便導致我們需要雙重點擊。雖然我們明白 Sony 是為了加入定時更新的推廣資料而採用這簡介頁面的模式,不過像設定和音樂等等的應用還是要多按一次方能啓動,好像是多餘的吧。

其實整體而言,Vita 的介面有幾個很貼心的地方,其中右上角是一個通知列的位置,我們可以利用此通知列觀察包括系統、社區與社交網絡在內的多種訊息,而當你點進程式後, 旁邊便會出現一個翻頁的功能。點入一個程式簡介頁後,若想返回首頁,也可以通過此翻頁的功能,關閉有關的程式;而且位置剛好是右手拇指可以覆蓋的位置,挺舒適的,可算是彌補了在 5 吋螢幕上使用翻控螢幕導致跨度太大的缺點。介面上的頂部可以顯示幾種功能,一是電訊商的公司名稱、訊號強弱、然後是 Wi-Fi 訊號、藍牙訊號、時鐘及電量。

整個介面的速度其實很快,特別是它在各程式內轉換的情況下也很順暢。儘管你在遊戲進行中,你還是可以通過 PS 鍵跳到主頁上,選用其它功能,然後再回到遊戲裡,讓你在遊戲與程式之間切換。除了這翻頁介面外,你可以通過多按一次 PS 鍵而轉換至一個多頁式的介面,一眼可以看到多個不同的應用,例如主頁、設定、遊玩中的遊戲、PS Store 等等。

PS Vita 除了是一台遊戲機外,我們也可以在這裡聽到音樂,看到影片,其中音樂方面提供「演唱者」、「專輯」、「樂曲」、「類型」、「隨機播放」及幾個「播放清單」 供選擇,介面基本上有取材自以往的 PSP 及 Sony MP3 的介面,十分簡單而用,而伴隨推出的 Twitter 應用也可以在 PS Store 找到。與平常一樣,我們可以在這裡發新的訊息,檢查 Timeline、觀看回覆及查看 Direct Message。由於其支援觸控螢幕,所以我們在這裡打字也是十分方便的,十分直覺,配合後置鏡頭,我們也可以在這裡使用拍照上傳的功能。比較特別是其鍵盤語言轉換方式採用左右 Swipe 的方式,令輸入文字更有特色及方便。

隨著後來推出不同的更新,Vita 也支援地圖導航功能,我們可以在地圖上定位,查看衛星地圖,也能夠利用步行、駕駛的方向導航等等,使用上很直接,與我們平常在智慧型手機上使用的基本上是一樣的, 速度也尚算不錯,我們可以在此多番的轉換使用。至於最重要的瀏覽器部份,其同時支援多點觸控螢幕功能,但速度有點慢,載入一個頁面的速度仍然有待加強,即使是在 Wi-Fi 的環境下,其在處理多圖像的網站上,仍然需要加點努力,在下拉式的時候,其有點遲緩,而且即使用我們再次向上滑動,觀看一些已經看過的網站時,仍然會予人一種需要再次載入的感覺,這點是令人比較無奈的。

在社交應用上 Sony 最近加入了 Facebook 及 Foursquare 以供下載,不過選擇還是不多。到底 Vita 未來可否發展成一個像 iOS、Android 等有很多不同第三方應用的生態圈呢?這仍有待努力,特別是其在銷量上若不能持續成長,如以往 PSP 般形成一個獨特的用戶群,將很難吸引其他軟體公司推出為其度身訂造的應用。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由於其並沒有配備足夠的內置儲存來存放音樂等資料,這意味著你的記憶卡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多虧 Sony,Vita 記憶卡是很大的投資呀,嗚嗚...),否則在多個遊戲的紀録及多媒體資料共存的情況下,儲存不足將會令人很懊惱。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正是在下載應用時,我們需要保持 Vita 開啓,若其處於睡眠模式,有關的下載也會被暫停,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時刻觀察 Vita 以便下載完功,如果遇上一些容量大的下載或連線速度較慢時,這做法實在令人懊惱,為 Vita 不能夠讓用戶選擇是否使用睡眠模式下載以解決此問題呢?

由於 Vita 本身已是很吸引的遊戲機,所以在雲端的使用上,未來很可能需要加強,特別是遊戲如何能與家裡 PS3 連接,讓用戶可以在不同的器材上玩到相同的遊戲,把 PS3 移植至 Vita 上是一種很吸引的事情。遊戲當然是這裡的其中一個重點,而我們在玩 Uncharted: Golden Abyss 的時候可以感受到新觸控螢幕優點。由於增加了觸控螢幕並支援六軸感應器,配合原有的實體按鍵等等,更多不同的操控方式,讓我們可以感受到 Vita 的可能,但 Uncharted: Golden Abyss 的玩法較複雜,算是一種示範各種硬體功能的遊戲多於一款殺手級遊戲,因為在遊戲中不少位置只是為了配合新功能而做,例如攀牆的部份就是這樣,即使沒有觸控功能,其實還是可以玩到。回到傳統、基本的打鬥遊戲 Ultimate Marvel vs Capcom 3,其 2D 視覺打鬥方法與 PSP 基本上是一致的,玩的時候無需特別的適應,5 吋 OLED 螢幕亮度與細緻度讓我們可以感受到 Vita 硬體上的進步,卻也可以看出遊戲開發者還沒有想到如何在傳統遊戲中使用新的硬體配備。反而 Gravity Rush 和 Reality Fighters 這兩款新遊戲真真正正的集合了 Vita 的各種強項來做出獨特的體驗,我們很快就上癮了,也非常期待更多能夠帶出 Vita 特色的出品(最好也可以便宜一點吧,呵呵)。



總結

PS Vita 是一台很強的手提遊戲,它的推出就像當年 Sony 推出 PS3 一樣,讓人驚嘆遊戲機可以這麼強,能夠有這麼好的效果,而且它也把一切可能性加進它的硬體內,就像雙觸控屏、前後置鏡頭、雙搖桿、3G 連接等等,採用 OLED 螢幕的它實在很美,而且細緻度也好,雙眼看過去挺舒服的。硬體的設計讓人很熟悉,一手持便令人上手容易,即使它新增配備一支類比搖桿,也讓人覺得很舒服。硬體上的優良畢竟是一件令人吸引的東西,但他到底如何才可以吸引到新用戶呢?這特別是在軟體及遊戲上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 前者 Sony 需要排除介面上的各種小毛病,而後者很大程度上需要遊戲開發商把其硬體優勢展現出來。這點並不容易實現,因為我們在 PS3 上面已經看到 Sony 曾經失敗過,縱使 PS3 本來就以家庭娛樂中心為目標,唯最終仍然無法搶佔用戶電視的主導權,仍然很大程度的被視為家庭遊戲機,無法做到本來想做的事。

隨著 Sony Mobile 再次回歸市場,我們可以預期將有更多的整合,而且在 iOS 及 Android 的強大吸力下,Vita 的軟體生態圈並不容易形成,這意味著 Sony 需要持續投下的資源肯定要比以往更大,否則用戶便不能透過使用不同的軟體來感受其強大的性能。正如我們在文中多次提到「未來」、「預期」一樣,Vita 在硬體上已萬事俱備,現在就等東風而至,充份發揮硬體的優勢,特別是雙搖桿、觸控螢幕、前後置鏡頭等等,以帶來不一樣的創意。PS Vita 最終能否吸引到大量用戶轉用仍然是一個迷,但殺手級遊戲的推出始終是利器之一,到底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看到像 Monster Hunter、Kingdom Hearts 般有瘋狂傳播能力的遊戲推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