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 MX 評測


昨天公開發售而即時售罄的小米手機是很強沒錯,不過我們可不會忘了同樣有趣,但比小米早幾年多現身的魅族。自後者的首部手機 M8 面世就面對「山寨 iPhone」指控,到 M9 以高度客制化 Android 開始站穩陣腳,再來就是這次我們要評測的 MX 了。MX 這個名字可說是具有多重意義,可以說是「M10」或是「夢想」,甚至 MX 也就是魅族第一件產品的名稱(是 2003 年 6 月推出的 MP3 機呀),難怪在其包裝上會出現「由 MX 到 MX」的字樣。想更了解 MX 的話就跳轉看評測吧。

外觀設計與規格



機身設計(廣東話)


單以規格和用料而言,MX 可說是集各家之大成,運行的是 Samsung Exynos 4210 1.4GHz 雙核心處理器、螢幕是 Sharp 的 4 吋 640 x 960 ASV 材質;而相機則是來自 Sony,擁有 f/2.2 光圈和 800 萬像素背照式感光元件,也支援到 1080p 的影片拍攝。

第一次將 MX 拿在手,感覺實在不比大型廠商的手機差多少,甚至以膠製機身來說,MX 比 Galaxy S II 的感覺還要紮實。機身正面有一顆實體的主頁鍵,明顯突起的圓點質感實在沒話說,好得不得了,不過換來的是不時在口袋裡錯誤開啟螢幕;左右有兩顆和 HTC Incredible S 一樣會自動調整方向的觸控按鍵,分別是返回和目錄,不過比 Incredible S 多支援另一個橫向指示。背面是一個很厚的塑膠背蓋,但在機身週邊我們卻幾乎找不到用來開啟的卡口,要看過說明書後才知道要把指甲從機底中間慢慢滑移到週邊。好不容易打開後,發現這個背蓋為兩層設計,分別是面層的透明膠和下層的白色膠殼。雖然是頗為美觀,但用得久了會有容易變黃的危險。



機身設計(國語)


打開底蓋後,可以看到一顆和 iPhone 配置差不多的 1,600 mAh 電池,不過它也是不能更換或拆下的;另外,打開背蓋才發現,相機的 LED 補光燈原來是和背蓋相連,利用金屬接點從機身獲取電力。週邊可以看到機身內部的零件,只是用金屬片和膠紙保護,而機身右側就有一個簡單的 SIM 卡槽,不過那個用來裝 Micro SIM 的金屬框拿在手上卻是脆弱得可以。其實,既然電池不能更換,只要將底蓋設計為不能打開,再在機側開一個門來放 SIM 卡就可以了吧?(Nokia N9 的 SIM 卡機關是值得參考的,呵呵。)

介面操作與設定



系統操作(廣東話)


其實以系統來說,MX 和 M9 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分別,第一印象就只是螢幕底部的通話、瀏覽器和短訊鍵比 M9 要好看一些。不過我們還是把手機的軟件翻了一遍:首先在解鎖的介面上,除了同樣可以快速開啟電話和短訊功能外,也可以按目錄鍵來打開迷你音樂播放器;而在這裡按一下返回鍵,就可以快速關閉螢幕。雖然存在誤按的風險,不過我們還是覺得這個功能頗為方便。

這兩個以五顆十字型排列 LED 組成的觸控鍵,除了在按下時有點亮效果外,在一般操作時也有各自的特別功能:在主介面按住返回鍵可以關閉螢幕,而任何介面下,按住目錄鍵就可以開啟任務管理器和快速開關(在 M9 上是雙按主頁鍵開啟,而且沒有快速開關),而螢幕關閉的情況下,這兩個按鍵也作為 LED 提示燈存在,不過只會亮著中間的一顆 LED。



系統操作(國語)


主介面與 M9 及小米手機一樣,都是不設程式列表的設計,所有已安裝的程式都安放在主介面,使用者可以透過將圖示或小工具移動來增加頁面,主頁數最低為三版,最多十版;當主頁都滿了,但使用者繼續安裝 Apps 的話,圖示就不回繼續加到主介面,但就可以經 Market 開啟。Widget 方面,MX 的主介面限定每個 Widget 只可以加入一次,加入過後再選擇加入 Widget 的話,該 Widget 就不在在 Widget 列表顯示。由於沒有程式列表的關系,只要我們將程式圖示由主介面移除,就意味著直接刪除程式。此外,MX 加入了螢幕截圖的功能,其按鍵組合和 iPhone 一樣是電源 + 主頁鍵。

來到系統設定,MX 也是經過一番不小的調整。首先最明顯的當然是因為打入香港市場而加入的繁體中文支援,但輸入法方面就只有繁簡體的拼音、筆劃和手寫,不設注音或倉頡 / 速成(另外還有俄文);聲音設定方面,MX 將所有音量統一調較,而加入了漸進鈴聲的選項也給使用者多一個選擇。在這裡還可以設定開關拍照時的快門聲,不過相對的就不能在相機軟件直接設定。最底部的同軸輸出選項,就預示了專用底座的存在。其他方面,在安全性設定中,我們找不到 Android 特色的圖形解鎖選項,只能使用數字密碼解鎖,而當我們在關於手機中想查看電池狀態時,才發現在電池使用狀況內,用來顯示用電狀況的圖表不見了,我們需要另外安裝軟件才可以有效監察用電量。



遙遠控制(廣東話)



遙遠控制(國語)


在日常不會接觸到的協助工具選項內,我們找到了一些意外收獲:一般在聲音 / 顯示設定中找到的觸控按鍵震動回饋和呼吸燈切換都被安放到這裡,另外也有三個處理器效能模式選擇,分別為省電模式(最高運行 600MHz)、均衡模式(1GHz)和性能優先(1.4GHz;而我們主要測試的穩定固件則為 1.2GHz);最好玩的莫過於這裡的遠程控制功能了,只要其中一部手機做好設定,另一部就可以在同一個 WiFi 網絡下對之進行控制,基本上除了相機沒有預覽畫面(但依然可以拍照)和不能使用多點觸控外,都可以把對方的手機完全控制,而被控制一方也不會完全失去控制權,依然可以繼續操作手機。



Apps



Apps(廣東話)


來到 Apps 的部份,不特不讚 MX 在手機到手時就已經有 Market 和 Google Apps 的支援,不過有點美中不足的是,手機並沒有內置 Gmail 軟件,要同步電郵就需要先自行下載 Gmail,或者另外開一個 Exchange ActiveSync 帳戶 -- 也幸好設定電郵的程序非常簡單,只要一步就可以設定好 Exchange 電郵了。

電話功能方面, MX 的通話質素屬於中上,雙麥克風降噪的效果明顯;而在聯絡人或通話記錄中,MX 的做法是頗為聰明的:只要一按聯絡人頭像就可以直接撥號,以按其它位置就可以開啟聯絡人的詳細資料。這個方案方便得來也讓人非常容易適應,而且通話記錄在可以多選操作之餘,也可以選擇直接加入整合在設定中的黑名單內(對,通話設定要在電話內開啟),另外也有支援通話錄音呢。說到錄音, MX 上也有內置錄音軟件,雖然介面功能比較簡單,也只有支援到 MP3 格式,不過可以在同一介面以資料夾將通話錄音分類,實用性還是非常高的。



Apps(國語)


來到程式下載的部分,剛剛已經提到過 MX 其實也有內置 Market,不過我們在使用時,發現當下載程式使,手機會強制同時只可以下載一個,這直接讓大量程式下載 / 升級變得緩慢;相對的,魅族自家的軟件中心就非常不錯,因為其可以保留已刪除 apps 的記錄,方便重新安裝,更支援了多線下載的功能(雖然透過軟件中心安裝的不能保證是最新版本的 Apps);不過在這裡重新安裝,當然不會在 Market 中顯示記錄了。

短訊的介面也經過一番改變,加入了一個類似 iOS 中 iMessage 的互聯網短訊功能,可惜這功能暫時僅支援內地用戶;而瀏覽器的表現也算不錯,雖然正在載入網頁時捲動會有點頓,不過完成載入後就流暢得多。設定中可以選擇是否使用流動版網頁,另外只要按一下目錄鍵,除了選項外也可以顯示所有分頁。最後要提的就是可以在這裡將正在使用的網頁作為捷徑加到主介面中,多少彌補了不支援自定捷徑(如設定等)的遺憾。



多媒體



MHL 高清輸出(國語)


作為以音樂播放器起家的公司,多媒體絕對是我們最在意 MX 的一環。先說其螢幕,一片 4 吋 640 x 960 的 Sharp ASV 螢幕,雖然較上代的 3.54 吋大,但還是擁有頗出色的細緻度。顏色表現自然,不過與我們手上的 HTC Incredible S 的 SLCD 相比就比較淡了;陽光下可視度就和一般螢幕相差不遠,這方面還是有半透反射螢幕的小米手機較強吧。手機的影片播放器功能算是充足,雖然不可以直接看影片的詳細資料,但不論是字幕還是不同聲道都可以支援到,我們用 MX 來播放一段 1080p 的 MP4 影片,不論是播放的流暢度還是快轉後退都是一點即達,沒有遲緩的情況。而由上面的影片,我們也可以看到 MX 可以透過 MHL 來作 HDMI 輸出,而且表現非常不錯。



多媒體(廣東話)


至於那組來自 Sony,配備 800 萬像素 BSI 感光元件的相機表現不錯,相片的顏色稍淡但自然,功能也夠多,例如有三個強度的 HDR、稍窄的自動全景模式和 EV 及 ISO 等一般設定都一應俱全。微距對焦約 5cm 左右,非常出色,而場景模式的效果非常明顯。我們配合 HDR 和夕陽模式拍的日落照甚有大師風範呢(笑)。只是我們發現,如果鏡頭前的膠片有一點髒,相片的質素就已經會大打折扣,另外其全景模式,相機的移動角度也沒有到 180 度。影片方面支援到 1080p 的大小,而且也可以做到全時間的觸控對焦;不過,我們發現當鏡頭並非向下的時候對焦,手機會錄到一些「的的」聲,有點奇怪,而且拍影片時 MX 和其他手機一樣,焦距會長了不少。



多媒體(國語)


音樂播放絕對是 MX 重點中的重點,所以廠方在支援包括 FLAC 和 APE 等無損格式外,也在裡面加入了不少附加功能。最基本的均衡器當然要有,但相對 M9 來說,在不用均衡器的情況下我們透過 Etymotic hf3 耳機(配合英國 ACS 的客製化耳套)聽到音質上的提升,不論高、中、低频都進步了,比較起來更有動感(尤其是 Diana Krall 的女中音與及背後的低音大提琴);而低音控制的仔細程度更比 iPhone 4 稍好,各種弦樂器及鼓聲的輕微餘震及延伸都更明顯。

除了均衡器,睡前聽音樂必備的自動停止功能也可以在目錄中找到;可以即時對 ID tag 作更改極之方便,尤其是面對亂碼要臨時修正的話,這功能實在讓人感動。另外支援即時線上搜尋歌詞和專輯封面也是極佳的功能,不過並不是每一首歌都可以搜尋到就是了。最後,在播放清單頁面按目錄鍵,就可以直接選擇歌曲建立清單。相對於豐富的音樂播放功能,MX 跟 M9 一样並沒有內置 FM 收音機,這方面可能要讓小部份使用者失望了。



測試影片




效能與電力



在文章開頭部份提過,MX 的電池容量為 1,600mAh,而且不可更換,所以電池逐航力就非常重要。我們在測試期間,並沒有試過可以使用超過 12 小時;即使使用省電模式,其中一天在持續使用 3G 瀏覽網頁的情況下手機更只撐到約 5 個多小時。即使我們只使用 Whatsapp、Facebook 等加上少量新聞閱讀和通話,手機在均衡模式下也只撐得到約 10 小時,而高效能模式則只達到 6 至 7 個小時。所以我們可以說,MX 的電池逐航力只屬中規中矩,未有突破;不過逐航力要再高一點的話就唯有犧牲現有的重量及厚度了。使用者們還是先買個外置電池吧。



相對於電力,MX 的效能就讓我們頗為贊賞 -- 沒辦法,這兩者好像永遠都是反比呢 -- 手機整體速度很快,觸控感覺很靈敏,載入大型網頁的速度也不慢。雖然觸控面板的反應在高速滑動下會跟不上手指,但整個動作就是不頓一下。當然,跑分的成績也是不錯:在效能模式下,Quadrant 的得分達到 4,000 以上,和 Galaxy Note 一樣屬現有 Android 手機的最高水平;圖像方面,Neocore 的 58.9 fps 和 Nenamark 1 的 59 fps 對雙核心手機來說難度不高,但 Nenamark 2 達 36.2 fps 就真的是難能可貴了。相對來說 Linpack single / multi thread 那 50.839 / 66.378 MFLOPS ,和 Vellamo 的 776 得分就相形見拙了。最後要特意一提的,是手機在效能模式下進行一輪 Benchmark 後,接近機頂的位置還是和 M9 一樣熱到幾乎燙手的程度(雖然主站的工程機沒有這個問題),看來上市前還是需要一番調整呢。



總結



在一個多星期的測試中,我們對 MX 的印象是非常不錯的,雖然還不能說是滿意,相對於上代 M9 也沒有太多驚喜之處,但我們還是很明顯的感受到在每代之間的改進,手機操作流暢穩定。廠方對我們找到的 bug 也很快速地作出反應,單是在我們測試和寫文章期間,廠方已經作出三次的更新。系統客制化有點多,但卻沒有很多不必要的軟件佔用記憶體,這點和每一方面到照顧週全的小米手機可以說是各有各好。說到尾,我們認為小米和魅族都是第二代大陸品牌中的表表者,所造的手機不論在軟件硬件都明顯優於先行的華為和中興。雖然方向不同(小米手機是發燒向,魅族則是多媒體向),但兩方同樣出色,所以我們都期待他們於更激烈的競爭下所造出的未來產品。現階段,希望魅族在 MX 推出前盡快把餘下的小毛病搞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