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訪HP台灣區總經理周信宏,延伸看雲端世代的PC產業的挑戰


筆者今天參加了HP在台灣的企業活動,主要是介紹HP在企業端的解決方案,HP在消費性PC產業仍是全球最大的公司,而在企業端,HP也不遑多讓,包括商用電腦、工作站、商用週邊以及軟體方案,亦有相當的實力。然而對於HP而言,能夠提供這些產品是不夠的,重點在於該如何整合這些產品,針對不同的企業應用,創造最高的價值,才是HP之所以在企業領域能夠持續茁壯的原因。

筆者並不打算逐一介紹這些企業運用與方案,而把重點放在會後與HP新任個人系統事業群新任副總裁暨總經理周信宏的訪談上,從訪談的內容筆者也許可以感受到台灣PC廠商與歐美這些傳統PC廠商的差異在哪。

跳轉繼續


對於HP,PC產業不光只是生產與製造產品,而是跟著市場的需求,推出企業所需的解決方案,然而要能滿足企業所需,光只有追求新產品是不夠的。周信宏認為,從2010年開始,企業開始重新衡量對於IT的投入,然而隨著新世代的行動運算以及雲端運算的崛起,過去的PC使用經驗以及對於後金融海嘯的態度卻讓企業始終停留在評估階段,HP有七成的客戶選擇採取保守態度,繼續觀望這些創新策略,然而時代演進的速度卻遠大於這些企業的評估速度。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心態上的問題,至少有25%的企業著重在硬體採購以及考慮到成本,卻忽略這些投資是否會提高末端使用者的生產力;而新的手持終端崛起,也打破以往企業以PC與NB為重的使用模式,在結合雲端的運用,讓手持終端在企業的使用獲得新的契機,然而企業雖然知道這點,卻不知道該如何讓這些手持終端成為提昇企業競爭力的武器。


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企業對於投資新產品與應用變得過度謹慎,而基於過去採購著重在硬體層面的習慣,總認為提昇企業競爭力的方式就是不斷採購新硬體,卻忽略其實提昇競爭力的方式,不僅是光增加硬體就好。周信宏認為,對於現在的企業投資,其實還可以透過成本管理、設備最佳化的方式,將現有的設備作更有效的應用,跟上雲端世代的所需,而這些投資的目的,是讓企業的雲與端更為密切,而不是單方面提昇雲(伺服器)或是端(末端裝置)就好。

以往企業的採購多半屬於一次性購買,在一次的預算中滿足大幅度的設備升級,然而由於現在企業的預算控管較為嚴格,企業多半採取分段升級的策略,而將不同時期採購的設備整合,反而是企業所要重視的。對於HP,不光只是提供硬體,HP所能提供的,是從硬體、週邊、軟體的多方整合,並且為客戶量身打造完整的解決方案。


例如在影像工作站領域,夢工廠(DreamWorks)就曾對HP要求需要具備更高色彩的顯示器,而HP為了滿足所需,除了工作站本身提供滿足需求的繪圖卡以外,也推出10bit色彩引擎的Dream Color專業等級顯示器;而後更為了滿足專業影像輸出,將Dream Color延伸到印表機,從工作站、顯示器一直到印表機,構成一整套的HP影像工作站解決方案,而不僅是單純提供硬體。

另外,如醫療領域所需,HP這次也展出HP行動醫療車方案,不僅是打造針對醫院所需的輕巧型一體成型醫療車與筆電的方案,並且也把可洗式鍵盤與滑鼠導入到整體的解決方案;雖然多數消費者會認為可水洗鍵鼠是稀鬆平常的產品,不過對於醫院而言,由於鍵鼠殘留的細菌相當高,將能水洗的鍵鼠導入到方案中,對於重視衛生的醫療體系,卻是有相當必要性的。


而周信宏先前在HP大陸服務,當談到台灣與大陸市場目前的差異,到是有很多微妙的差異;在台灣可能被視為不重要的小週邊,卻在大陸由於規模經濟,反而可以創造龐大的商機;而亞太區近年商用PC在大陸瘋狂成長,其中一點就是大陸過去未被滿足的企業需求,在一夕間快速成長。他認為,對於台灣廠商而言,這卻也是一個新的機會。

他舉例到,HP有不少台灣客戶經營兩岸企業,就選擇在將伺服器與主機系統設置在台灣,備份機制也建立在台灣,而在大陸佈署精簡電腦,讓所有的系統掌控權仍在台灣總公司,除了降低成本,還能減少安全風險以及簡化系統管理,又利於掌控企業的情形。而HP也提供企業從伺服器主機到遠端的精簡電腦,並且提供所需的軟體,企業不須另外找尋其他軟硬體廠商,無論是系統建制,或是後勤部份,都由HP負責,也能減少維護上的麻煩。


而對於HP而言,WebOS將是相當重要的戰略計畫,不單指是在消費端,WebOS將也列入企業應用,成為貫串HP在整個消費與企業電腦以及週邊產品的橋樑。而WebOS不僅是單純為了滿足平板或是手機單一市場所打造,HP賦予WebOS的使命,將是以滿足所有客戶所需,並非只是為了追隨市場趨勢貿然推出產品卡位,HP打算將WebOS作更多的最佳化,滿足消費者與企業所需,並且成為戰略核心。

對於HP的看法與實際的成果可能因人而異,但就全面性的戰略,也許是以製造業起家的台系PC廠商所缺乏的一部分,台灣的廠商從純製造與代工開始,一步一步拓展版圖,但對於如HP、IBM、蘋果等歐美體系的大型電腦相關廠商,生產電腦不僅是製造,而是要構成完整的方案,需要從軟體、硬體、搭配的週邊到完整的解決方案,這點卻始終是台系PC廠缺乏的。


如IBM拋棄PC事業、蘋果專心在iOS與OSX、HP併購Palm,都不是單純為了跟上市場的潮流,而是為了公司未來的規劃。推出一項新產品之前,並不是只是滿足目前市場需求的短期操作。目前的市場不單純只是需要一個裝置,而是在硬體背後的完整生態鍊,讓旗下的產品能夠串連起來。舉例來說,像是HP在WebOS就試圖讓手機與平板的關係變得更密器,利用Touch to Share的功能,可讓網頁快速的在手機與平板之間傳送。

另外一點,就是軟體層,這也始終是台灣廠商未曾觸及的一點,軟體的投資相當高,卻是HP、蘋果、IBM之所以能夠創造價值的一點。不光只是打造硬體,更需要從軟體提昇硬體價值,最重要的是透過這些軟體,將旗下的硬體配合,並且針對客戶提供配套的方案,而不是為了販售硬體而販售,更要把真正滿足客戶需要的配套方案給予客戶。


舉例來說,HP的商用筆電以及商用顯示器,不會只單純只販售硬體本身,更會規劃如筆電的長效擴充電池、多功能底座,或是顯示器的可調式顯示器架。又或是為了滿足零售商需求,推出能夠滿足雲端化的POS系統以及電子看板。像是教育與醫療的一行動推車,這些硬體也許不是由HP設計,但HP卻願意把這些週邊列在HP的配套方案中,讓自己的產品推出後,能有滿足各類情形的配套方案。台系PC廠商的問題出在哪?也許該好好思考一下週邊配套以及從軟體到解決方案的戰略布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