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2011 年初版評測

2011 年初版的 MacBook Pro 評測終於來囉!這回夾帶著 Thunderbolt 的威能(背後有點冷...),加上 IntelSandy Bridge 平台、AMDRadeon HD 6750M GPU(進階款搭載)等,能夠讓他一舉超越前作,成為大家換機、升級的選擇嗎? 有興趣的朋友, 不妨在跳轉後找找答案!

外觀設計


老實說,沒仔細看,真的不會覺得 2011 年版在外觀上,跟過去三年來推出的機種有啥不一樣,更不用說連 Thunderbolt 的接口都是沿用了 Mini DisplayPort 的設計,唯一肉眼可以看出的不同,也只是 Thunderbolt 多了個閃電罷了;其他要進一步接觸才會察覺的改變,則有上蓋表面摸起來的質地,有些相當細微的不一樣,SDXC 的支援,短期間內大概也不會有太多人去感受到。

而主站編輯認為蘋果能夠改善的部份,則包括了多加一、兩口 USB 接埠,讓 USB 間的間距能夠拉大一點等,甚至是將 MBP(15" 來說)的螢幕解析度直接拉高到 1680 x 1050、支援霧面,而不用另外選購(不然毛利哪來的?!),對於消費者來說才會更有升級的吸引力;更不用說藍光光碟機的支援,還有一票蘋果其實可以去加強的地方。

總而言之,這次更新的一票 MBP,在外觀上跟過去可以說是一模又一樣,同時依然在設計跟整體質感上保有業界領先的地位,不過過去三年以來,競爭對手其實已經慢慢追上了,好比說 HP 家的 Envy 14,因此,蘋果恐怕是要加緊腳步,才能讓 MBP 保有目前的地位。



效能、圖像運算表現、電池續航力

外觀說完,來談談實機的整體效能表現(請參考 Geekbench 結果);這次拿來測試的 MBP,是 15" 版本,採用 2.2GHz 四核心 Core i7-2720QM 處理器、內建4GB RAM、AMD Radeon HD 6750M 獨立顯卡(1GB GDDR5 RAM),而根據 benchmark 軟體測出來的結果,立刻得到史上最快(同等級筆電來說)的美名;快到甚至要拉出自家大老,好比說 Mac Pro / Xeon 這樣的規格才能把他比下去,這也讓人期待哪天水果也把 iMac 升到 Sandy Bridge 後,大概又會有人跑出來喊史上最佳 c/p 值桌機啥的。

OS X Benchmarks

Geekbench

Xbench OpenGL

續航力

MacBook Pro(2011 年初)(2.2GHz Core i7-2720QM、Radeon HD 6750M / Intel Graphics 3000)

9647

340.1 (Radeon)/
157.78(Intel)

7:27

MacBook Pro(2010 年初)(2.66GHz Core i7-620M、GeForce GT 330M)

5395

228.22

5:18

iMac(2010 年中)(3.06GHz Core i3-540、Radeon HD 4670)

5789

n/a

n/a

iMac(2009 年底)(2.8GHz Core i7-860、Radeon HD 4850)

8312

191.08

n/a

MacBook Air(2010 年底)(1.83GHz Core 2 Duo、GeForce 320M)

2717

117.38

~7:30

註:續航力測試是以連續播放影片的方式來測試,MBA 部份則是一般日常連續使用的測試。


在圖像運算方面(請參考 Xbench),Radeon HD 6750M 的確是有相當優異的分數,不過在啟用的時候,溫度卻有點高;在玩 Half-Life 2: Episode 2 時,以原始解析度來跑,可以到 80-130fps,然後這遊戲才剛開始不久,就可以聽到風扇相當認真的在工作,還一路大聲嚷嚷,顯示它有多操勞,接著使用者就可以感受到在 MBP 轉軸附近的溫度;當然 Raedeon HD 6750M 的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只是溫度稍微高了一點,好在系統能夠在適當的時機,轉換到 Intel HD Graphics 3000 來執行。

然而,HD Graphics 3000 的處理能力,雖然說比過去有所改善,但還是略顯不足;雖然根據蘋果官方的說法,這組內建顯示晶片,能夠跟前代 MBP 的 NVIDIA GeForce 320M 媲美,但事實顯然不是如此,整體來說還是稍微差了一點,這對15" 以及 17" 的 MacBook Pro 來說問題可以說是比較小,因為再怎樣都有 Radeon 罩,但對於 13" 的版來來說,要玩操硬體的遊戲,恐怕就會有點吃力了。

對於偶而還需要上 Windows 7 來工作工作的朋友,這次的 MBP 也有好消息跟大家分享;在 PCMark 的部份,MacBook Pro 除了因為沒用 SSD 來輸給 VAIO Z 外,其他都打趴了,圖像運算部份,也只讓 HP Envy 17 超過去一點點;而在 Boot Camp 底下玩 Batman: Arkham Asylum,則有 60fps 左右的原始解析度表現,進入戰鬥模式可以到 55fps,可以說是相當稱職的一台 Windows 7 筆電(咦?);不過小編以為這一切還是要跟其他人的 Sandy Bridge 筆電來比才算準吧!

Windows Benchmarks

PCMarkVantage

3DMark06

MacBook Pro(2.2GHz Core i7-2720QM、Radeon HD 6750M, under Windows 7)

8041

10,262

HP Envy 14(Core i5-450M、Radeon HD 5650)

6038

1928 / 6899

Toshiba Portege R705(Core i3-350M)

5024

1739 / 3686

Sony VAIO Z(Core i5-450M、NVIDIA 330M)

9949

6,193

HP Envy 17(Core i7-740QM、Radeon HD 5850)

6153

10,787

Dell XPS 14 (Core i5-460M、NVIDIA 420M)

5796

1955 / 6827

註:3DMark06 的測試,若有兩組數字,後者為開啟獨顯來測試,單一則唯獨顯開啟的測試結果


說完了冷冰冰的數字,最後來聊聊實際使用的感覺;平常把玩 Firefox、Chrome、電子郵件軟體、IM、看看影片、瀏覽圖片,基本上都沒遇過啥遲滯的狀況,同時續航力還可以到大約七小時左右,如果更長開啟獨顯來使用,那大概會降了一些,不過日常使用,Intel 家的獨顯目前來說都能勝任就是。

而這次蘋果公佈的電池續航力數字,基本上是在 WiFi 開啟瀏覽一些熱門網頁、正常亮度下進行,因此數字上也會跟一般的使用更為接近,這點對於消費者來說,應該會覺得揪甘心,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大小廠跟進。



FaceTime HD


這次 MBP 一項貼心的升級,則是 iSight 的部份;過往的 VGA 網路攝影機正式退役,取而代之的變成支援 720p 的 FaceTime HD 模組,畫面的品質顯然是比過去要好,不過一些基本的畫面調整操作還是沒給,好比說白平衡、曝光等等恐怕還是有得等。

而比較奇怪的一點,是說 FaceTime 雖然支援了 HD 視訊,但是 Photo Booth 卻還是只能錄製 VGA 影片,Skype 暫時也無法享用到 720p 的快感,希望不久以後就會有更新推出。




Thunderbolt


至於 Thunderbolt 背後有點冷這回事,各位應該不難理解;沒錯!有了這高速的傳輸介面,但是目前卻沒有啥產品可用,要也得再等幾個月,確實有點可惜;而在影片輸出的部份,連接 24" ACD 沒遇到啥問題,用先前的 Mini DisplayPort-to-DVI 轉接頭也很順利,這也是這次升級到 Thunderbolt 最讚的部份之一,因為終於不用再買新的轉接頭了!總之,直到一票 Thunderbolt 產品正式上市之前,目前該介面的用途的確不大。



結論


結論呢?主站用了披著羊皮的狼(?!)來形容新款的 MBP,外表上雖然是溫馴的小綿羊(因為跟前代 MacBook Pro 幾無差別),內在卻是相當兇猛的 Sandy Bridge 跟一票相當優質的硬體,整體操作比前代快上近兩倍,跟更早以前的機種更是可以差到 2.5 倍,當然 11.6" MacBook Air 根本是被巴假的(小編望著身邊的 MBA 11.6"...),來到了七小時『正常使用、非魔術胸罩效果』的電池續航力,說真的要挑啥缺點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真的要挑,還是有的!在六萬多塊的價位(以測試機為例)卻只有兩孔 USB、也沒有支援藍光,雖然說大家大概都已經習慣了...至於該不該入手?如果各位要追求筆電的極致,同時也想等等 Mac OS X Lion,或許值得再多等一段時間,因為下一次更新,勢必會有相當大的改變;如果比較心急的朋友,目前 MacBook Pro 應該是個相當合適的選擇,從效能、攜帶性、電池續航力,都可以說是當前的首選,至於其他筆電廠往後會怎樣回應,對於不一定非 Mac OS X 不可的朋友,也可以稍微耐心等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