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強推垃圾徵費 市民轟回收設施不足 港府辯稱:雞和雞蛋

【on.cc東網專訊】垃圾徵費在爭議聲下延至8月實施,不少人指回收設施並不足夠,當局反駁指回收設施多寡以及市民回收習慣是「雞和雞蛋」關係,不可能等回收設施完備,才實施垃圾收費,亦沒有一個城市會建立一個整全回收系統,再等市民慢慢習慣才實施垃圾徵費。當局認為市民改變習慣,自然會帶動回收設施發展,再可帶動更多人參與回收,而香港已有足夠開展垃圾收費的基礎回收網絡。

而垃圾袋質素受到市民質疑,餐飲業和前線清潔工反映定垃圾袋太薄等問題。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接受電台訪問時再次強調指定袋質量無問題,指雖然並非子彈打不穿、大力扯不爛,但指定袋作為普通垃圾袋,是好質量、可以用的垃圾袋,亦不比其他垃圾袋差和薄。他又表示明白前線清潔人員有疑慮,政府4月實地先行先試後會另定指引讓業界參考,包最多人關注沒有用指定袋包好的垃圾應如何處理等。

而家居垃圾中不少是廚餘,但目前只得小蠔灣O·PARK1投入運作,謝展寰指目前每日處理約190噸廚餘,接近最大容量的200公噸,而沙嶺的O·PARK2因疫情等因素超支1.3億元,到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會如期在今年3至4月投入運作。謝展寰指連同大埔污水廠和沙田污水廠的「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設施,總容量將增至600噸,相信能夠應付需求。至於O·PARK3在元朗石崗的擬議選址研究後不適合發展廚餘廠,謝展寰指再覓地有困難,未來會善用新建污水廠,建立處理廚餘設施。

除垃圾徵費外,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將於4月22日實施,禁止食肆提供或銷售刀、叉、匙羹和飲管等9類即棄塑膠餐具,酒店亦不得提供即棄洗漱梳妝用品,棉花棒和雨傘袋等塑膠用品,亦禁止銷售及供應。 謝展寰引用2021年公衆諮詢,有9成表達意見市民表示支持,認為社會整體接受程度高。他續指受管制物品已有成熟替代品,例如市面大多棉花棒都以紙或竹製造,相信對市民影響不大,政府、入口商和生產商亦建立網上平台,列出480多種各種受管制即棄塑膠物品的替代品。而法例只適用於本地實體及網上商店,非本地網上零售平台則不受規管。謝展寰認為,會從海外網購受管制用品的市民屬於少數,不擔心會影響走塑成效。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