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 iPad 2 的攝影功能,背後有 Photo Booth、FaceTime 等軟體搭配使用,但是硬體的部份,真的是有點太弱了,就算平板真的拿來攝影的用處跟機會不見得有多大,但這也不代表消費者就不需要不錯的攝影硬體;簡而言之,蘋果在這方面真的要好好加強了!
軟體
這次 iPad 2 搭載的作業系統為
iOS 4.3,在 iPad 2 的身上主要是有 Safari 效能的改善、讓 AirPlay 的支援更廣、能將靜音按鈕改設為螢幕旋轉鎖等,不過並沒有跟 iPhone 4 一樣的 Personal Hotspot 支援。
而除了這些更新之外,蘋果也讓使用者能夠購買下載 GarageBand 跟 iMovie 的 iPad 版本(皆為 4.99 美元,iPad / iPad 2 皆可用),等等會有更詳細的介紹,以下先從瀏覽器的改善開始吧!
瀏覽器
蘋果號稱在 Nitro JavaScript 引擎的加持下,能讓手機版的 Safari 有長足的效能提升,結果如何呢?透過 Sunspider 測試的結果,得到的平均分數為 2173.1ms(Google V8 JavaScript 引擎的官方數據為 338ms),跟別人比可能沒啥驚人之處,但是跟自家人比則是有很大的進步,也跟 Xoom 處在同一個檔次。
實際的使用來說,iPad 2 / iOS 4.3 確實有比過去順暢,反應也都比掛舊韌體的一代 iPad 要好,不過整體來說,還是跟一般電腦上的使用有差距,但是已經算是有不小的進步了;Flash 的支援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網頁為了 iPad / iOS 來納入 HTML5 支援,一些影片、互動式的網頁元件也漸漸可以在 iPad 上面使用,但是還是有一海票的網頁得靠 Flash 才能瀏覽,如果蘋果能夠提供更彈性的做法,好比說讓使用者選擇是否要啓用 Flash,或許就可以皆大歡喜,可惜...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FaceTime / Photo Booth
FaceTime 的部份,使用跟體驗上跟 iPhone、iPod touch 四代、Mac OS X 沒啥不同,同時也還是只能夠過 WiFi 來視訊,界面上則有些許的不一樣;而雖然攝影模組讓人小小不敢恭維,但是用來視訊則沒啥問題。
Photo Booth 方面,則是從 Mac OS X 中的小軟體,搖身一變成為 iPad 2 中的大人物;透過 A5 處理器的強力奧援,可以同時進行九個畫面的影像錄製預覽,全螢幕模式的時候,還可以弄出一海票詭異的效果,實用性可能不大,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一些娛樂。
GarageBand
GarageBand 被丟到 iPad 上?乍聽之下會人有些懷疑,不是實際用過以後,看起來算是相當不錯;只要花了 4.99 美元,就可以享用八音軌的錄製音源 / 內建軟體模擬樂器的混音,還可以進行一票的調整設定,加入一些有趣的特效,另外還提供一些預設的迴圈效果、讓使用者自定專屬的軟體樂器以及進行音源取樣等。
iPad 版的 GarageBand 給人感到最滿意的點之一,就是它有相當好使用者介面配置,讓它看起來不像 Mac OS X 版的閹割版,而是一個以 iPad 為中心發展的全新感受;建立音軌、錄製歌的使用上,可說是簡單的不得了,內建的軟體模擬樂器,更是增添音樂創作的多元、彈性。
模擬樂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叫做 Smart Instruments 的功能;如果說把一個吉他加到當中,就會自動一把吉他的弦線,同時還有一些曲調的樣板可以選用,要錄製演奏,直接輕撥、挑吉他弦,就可以開始譜出一幾首美妙(?)的民歌,有種在玩真吉他的錯覺。
而對於演奏真的是不在行、毫無接觸,也可以選擇不同風格、樣板的曲調來排列,這項功能用起來也的確很有趣,不過對於平常就有在彈吉他的朋友,前者應該會是個比較熟悉的玩法;Smart Instruments 在鋼琴 / keyboard、鼓上面的玩法也很類似,但各有各自的特色,當然如果蘋果能夠提供更多讓使用者自定義的內容,那就再好不過了。
另外也可以選擇不要從零開始,使用者可以選擇一票系統預錄片段來混音,同樣也有八個音軌可使用,然而各個片段內容並不能讓使用者來修改;整體來說,對於平板產品而言,這樣的軟體真的算是很殺了,不過軟體本身似乎還是有一些小臭蟲,好比說主站編輯就遇到好幾次當到要重開的窘境;同時儘管 iPad 2 有 A5 處理器跟 512MB 的 RAM,但是這樣的軟體,還是對系統有相當大的負擔;但不可否認的是說 GarageBand 的確會是款讓人著迷的軟體。
以下有主站編輯所譜出的兩首示範樂曲,第一首聽說還是在飛機上完成的。
iMovie
iMovie for iPad 或許不如 GarageBand 來的驚奇連連,不過它倒是有相當多有用的編輯功能,同樣 4.99 美元的價位,也不算有多貴;iPad 版的 iMovie 看起來就像是從 iPhone 版放大而來,同時現在可以讓使用者編輯 iPad 2 拍攝的影片,或者是從電腦端同步輸入的影片,操作的界面也是對觸控極端友善,部份用起來甚至比 Mac OS X 版來的直覺。
一如其他版本的 iMovie,在 iPad 版上一樣有模板可以選擇,並且套用在編輯中的影片裡頭;編輯的操作上,則有些不同,一切都要靠手指滑動、多點手勢輸入,不過卻是相當意外的直覺、容易,雖然在過場或特殊效果上的選擇沒有電腦板豐富,不過已經算是相當夠用了;目前看上去需要改善的地方,就是能夠讓音訊的編輯更多元。
影片完成以後,則可以選擇要上傳或是輸出到 YouTube、Vimeo、CNN / iReport 以及 Facebook。要編輯 HD 影片也沒有問題,實際測試的結果,操作上也是很順暢。
然而主站編輯當時拿到的版本,跟 GarageBand 一樣看上去有不少臭蟲需要解決,好比說編輯到一半會當,希望這些問題在正式版上面都能夠被解決。
AirPlay / HDMI 轉接頭 / Smart Cover
AirPlay 現在則是支援了更多的軟體,軟體開發者可以將 API 插入軟體中,讓自家的軟體可以將影片(或其他多媒體資料)推到有 Apple TV 連接的電視來播放,不過這一切的好康,恐怕還要等等軟體開發者將該功能加入,目前還是沒有太多選擇;至於使用者目前可以做的,則是將網頁中的 H.264 影片串流到電視播出,同時也可以隔空讀取用 iPad 2 拍攝的影音內容。
接著是 HDMI 轉接頭,這三十九美元的小傢伙的屁屁端,除了有 HDMI 埠,也多開了一孔給 dock 連接線用,不過實際用起來,感覺真的是很奇怪,因為要坐在沙發上遙望螢幕,手上的 iPad 還得牽一條長長的線,感覺真的沒有很實用,雖然說實際輸出 HD 影片的效果還不錯...
而
靈感來自日本的 Smart Cover,雖然有個相當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機構,但實際用起來其實還不賴,磁吸式的邊邊設計讓整個使用起來相當便利,基本的螢幕保護功能也是相當稱職;另外裝上了 Smart Cover,就可以透過其來控制 iPad 2 的休眠與否,打開就醒,關上就睡;同時也可以用來當作 iPad 2 的立架,而在 Smart Cover 的螢幕端,看上去應該是用了微纖維,能夠讓螢幕不容易弄髒,同時有蓋蓋總是更能避免不必要的刮傷;整體來說的確是一個相當方便的保護『封面』,但是!對於 iPad 2 正面螢幕以外也很在意的朋友,恐怕就不是個多好的選擇。
結論
終於是到了這個手上小朋友生死存亡的時刻,究竟!iPad 2 值不值得入手呢?先從市場面來看,iPad 2 不僅僅是檯面上平板產品的第一名,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一台堪稱為平板的產品,雖然說 Xoom 真的很不賴,但是想要撼動 iPad 2 的地位,還是有點困難;但是 iPad 2 並不完美,有點糟的攝影 / 視訊模組、跟上一代持平的螢幕、還是有不少問題待解決作業系統,好比說推送通知還是沒有啥改善,這些都是消費者得仔細思量的點。
然而擁有 499 美元的售價,還有不同版本(WiFi or WiFi + 3G)、容量、電信服務(GSM / CDMA)的選擇與支援,從價格、可用性,甚至是軟體的功能性(好比說 GarageBand)等等的綜合表現,對於平板產品新手來說,目前市面上的確暫時沒有能夠媲美的選擇,因此就放心大膽的衝吧!而對於一代的 iPad 使用者而言,該不該升呢?恐怕是可以戒急用忍一下。除非!您現在迫切需要在平板上面使用錄影、視訊等功能,不然其實一代 iPad 還是可以撐一段時間。
如果你是從Google、Yahoo或Bing來的新朋友,參考下列連結就可以一次打盡iPad 2
延伸閱讀:
iPad 2,發表(加映重點整理)iPad 2新一代核心Apple A5推測 iOS4.3 將會3 月11 日與 iPad 2 一併面世:加強 AirPlay 效果、加入 FaceTimeiMovie、Garageband for iPad 聯袂駕到!有沒有 iPad 降價的消息?當然有!賈伯邀大家繼續用 iPad 2 和 iBook 一起長知識iPad 2 的「Smart Cover」外皮 蘋果第一億隻 iPhone 出貨,iPad 也有 1500 萬 Apple iPad 2 vs Motorola Xoom vs HP TouchPad vs BlackBerry Playbook 規格比較 『Smart Cover』設計靈感來源,發現! iPad 2為何不選擇Thunderbolt以及DisplayPort? 平板四大天王規格對對碰第2版:追加Samsung Galaxy Tab 10.1、LG G-Slate以及HTC FlyeiPad 2 動手玩蘋果公開 iPad 2 導覧影片iPad vs iPad 2前後代規格比較